
2024-2025学年高三(25届)八模历史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浙江余杭瑶山7号墓出土的山形玉饰图。据专家考证,此玉饰大约来自四五千年前。它充分体现了 图1 A.玉器地位崇高 B.审美与劳动价值的结合 C.血缘纽带紧密 D.多元一体的新文明格局 2.公元前201年,刘邦与功臣签订“封爵之誓”,其内容为“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公元前195年,高帝十二年三月诏进一步强调“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治天下”;同年,与群臣定下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的誓约。刘邦构建宣誓体系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统治秩序 C.凸显君主权威 D.明确等级规范 3.唐宋时期官僚体系在日益专业化的同时,君主权力日益集中。唐代谏官由宰相举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权力高于宋朝君主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程度高于唐代 4.下表是历代正史对部分游牧民族的记载。 民族 记载 出处 匈奴 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史记》 鲜卑 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魏书》 回纥 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 《旧唐书》 蒙古 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 《元史》 这主要反映了( ) A.生产方式受到地理环境制约 B.不同王朝修史目的相同 C.北方游牧民族习俗因袭传承 D.历代正史史料来源一致 5.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据此可知 A.辽宁人类遗址多元并存 B.东北文化融入中原文化 C.辽宁农耕实力日益增强 D.辽宁长期接受中央管辖 6.1853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占全国总量比为5.7%。从1854年开始福州口岸茶叶出口量猛增,到1859年时占全国总量比为42%。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太平天国造成特殊影响 B.英国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C.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D.沿海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7.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民生主义比实现民族民主革命更重要 B.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D.民生主义的目的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8.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中央审计委员会对中央政府各部委、粤赣省、瑞金市、国家企业及革命团体等的九份审计报告。这说明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做法 A.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履行了舆论督政治国的政治职责 D.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 9.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后,扶持汉奸王克敏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于1938年3月设立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接着发行“联银券”强制取代法币,引发物价暴涨。据此分析,物价暴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发行“联银券”过多过滥 B.北平地区的沦陷 C.重庆国民政府的措施不当 D.四大家族的掠夺 10.我国“一五计划”期间,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该做法 A.导致了工业发展不均衡 B.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促使了工业布局更合理 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1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