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5913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7776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择性,一轮,统编,思想政治,高中,2026届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至三课) 学习目标 (1)联系实际,探究人的思维的特征、思维形态的差异,说明不同思维形态的独特功用、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 (2)列举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通过故事讲述、主题演讲等形式,分享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结合具体案例,把握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辨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建|构|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一) 思维与科学思维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1.思维 含义 广义的思维与   同义,狭义的思维与      同义 方式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      、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特 征 间 接 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      、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    ,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强调推断,已知→未知;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现象→本质/规律 概 括 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     强调总结,具体→抽象;个别→一般;个性→共性 能 动 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   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强调加工,指导人们能动认识、能动改造世界;正确/错误 作 用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    的目的 2.思维形态 (1)思维形态的类别:从思维的方向看: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综合思维、分析思维;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辩证思维、形而上学思维;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2)思维的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区 别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方式 概念、判断和     等 联想、   和幻想等 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    认识功能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联 系 ①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     的关系。②二者都属于     ,都来源于实践。③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 3.科学思维 含义 泛指符合     、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条件      和     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主要 特征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结果具有预见性: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     的推断。 ③结果具有可检验性:能够以     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    意义 ①思维素养意义:有利于纠正   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利于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    能力。 ②思想政治意义:有助于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有助于发扬       ,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创新,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强调]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一、判断题 (1)思维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  ) (2)抽象思维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 (  ) (3)科学思维是客观的。 (  ) (4)科学精神是在人脑中固有的,自发形成的。 (  ) (5)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 (  ) 二、选择题 1.(20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