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学习目标 (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从含义、语词和基本特征三个角度理解概念的基本知识。 (2)借助数学知识正确区分概念外延之间相容与不相容的关系图,明确下定义的内涵、构成、方法以及要求等,掌握划分的含义、构成和规则等;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建|构|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一) 概念的概述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1.概念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含义 通过揭示事物的 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 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一词多义) 基本 特征 内 涵 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 ———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 ——— 外延 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 ,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 ——— 2.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类别 含义 图示 相容 关系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 相同 种属关系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 ,外延大的概念为 属种关系 交叉 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不相容 关系 (全异 关系) 矛盾 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 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 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概念的外延 [释解] 理清概念外延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两点 (1)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2)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一、判断题 (1)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外在规定性。 ( ) (2)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 ) (3)概念的内涵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有多少”。 ( ) (4)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 ) (5)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 ) 二、选择题 1.(2024·湖北高考)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2.(2025·福建福州高三质检)“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州,别称榕城,位于福建省东部,系福建省省会,现辖6区6县1县级市。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福州”与“榕城”是全同关系 ②“福州”与“鼓楼区”是全异关系 ③“福州”与“福建省省会”两个概念的内涵一致 ④“福州”从概念外延可以划分为“6区6县1县级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福建名校联盟高三质检)概念的外延关系中有相容与不相容之别。下列选项属于不相容概念的是 ( ) ①重庆与山城 ②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③有人驾驶汽车与无人驾驶汽车 ④可见光与红光、橙光、黄光、绿光、青光、蓝光、紫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系统知识(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