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5928

选择性必修3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78962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择性,一轮,统编,思想政治,高中,2026届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学习目标 (1)从含义、特征、表达和类型四个方面了解判断;从含义、构成、分类和逻辑规则四个角度区分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2)掌握联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以及真假值的基本知识。 (3)把握选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分类(相容和不相容)等内容。 (4)在掌握假言判断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区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真假值特征。 |建|构|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一) 判断的概述、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1.判断的概述 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   的思维形式 基本 特征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     ,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表达 判断是通过   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类型 简单判断 直接由   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复合判断 本身包含     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     ,又称直言判断 结构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    ;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的     ;④联项:起着    主项和谓项作用 分类 ①依据判断的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②依据判断的  :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③依据质与量的结合:全称    判断、全称    判断、    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逻辑 规则 ①不能缺少   和   ,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     ,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   和   ,以保证判断的“量”与“质”都准确无误;④避免误用多重否定 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   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结构: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  三部分组成。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    。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 (3)分类:依据“关系的性质” 对称 性关 系 对称关系 “同学”“同事”“朋友”、两者的距离、“相同”“相等”“交叉”等 反对称关系 “大于”“小于”“重于”“少于”“侵略”“剥削”“在……之上”“在……之下”“在……之前”等 非对称关系 “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美”“信任”“志愿”“帮助”等 传 递 性 关 系 传递关系 “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晚于”等 反传递关系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 非传递关系 “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一、判断题 (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分析。 (  ) (2)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  ) (3)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 (  ) (4)弄清对象的性质,就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  ) (5)关系判断就是判断对象之间传递关系的判断。 (  ) (6)断定认识对象之间有无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  ) 二、选择题 1.(2025·江西名校高三联考)科技强国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这一论断蕴含的判断形式 (  ) ①如果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这一判断就是假的 ②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 ③支判断越多,则这一判断才可能更接近是真的 ④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