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6949

专题二十三 健康地生活 讲义(含解析)——2025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日期:2025-05-2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4273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备考,复习,一轮,生物,中考
  • cover
专题二十三 健康地生活(讲义)———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新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传染病及其预防 能够区分传染病,区分病原体,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特征的认识,多以选择、解答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命题点有:识别传染病,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区分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的功能。 安全用药的尝试部分,主要考查如何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读用药说明,学会安全用药,以及简单的急救常识。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在中考的考察中可结合自身的感受,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考查的命题点有:认识安全用药,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掌握急救措施。健康的概念,区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 人体的免疫功能 能够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出免疫的功能。 用药和急救 能认识安全用药,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掌握急救措施。 健康地生活 能说出健康的概念,区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 【知识讲解】 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 1.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病原体也叫“病原微生物”,是能引起人或其他生物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常见传染病的分类 类型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和肺 飞沫、空气等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食物等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和蛲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的节肢动物等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黏膜 接触 狂犬病、炭疽病、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 (1)概念: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举例:一般患有传染病以及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如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及艾滋病患者属于艾滋病的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1)概念: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2)举例: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 易感人群 (1)概念: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举例:例如一些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要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方法探究】 预防措施 举例 控制传染源 给传染病病人治病;隔离病人;杀死、焚烧、深埋患病的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 打扫卫生;为环境喷洒消毒液;海关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动物入境);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血清;不让易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