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通过动手和思考使学生建构细胞模型,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1)进一步形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概念。 (2)通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思维、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态度责任: (1)认同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阐明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模型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细胞模型各结构的准确呈现。 三、教学设计思路 制作细胞模型能够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信息技术、数学和美术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涉及“尺度、比例和数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等跨学科概念。通过项目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建构模型科学方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意识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本节内容,首先通过PPT播放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模型,设疑:“想一想:插图和模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插图是平面的,模型是立体的,模型比插图更加直观而生动。”以此导入新课。 关于制作细胞模型时如何“确定任务”,首先复习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明确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然后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都是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结构一样吗?”学生对照PPT观察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归纳、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即便都是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不同细胞在结构上也可能会有差异。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自由选择制作什么类型的细胞模型。 “制定方案”的学习,首先通过PPT展示一些制作细胞模型常用的材料,请同学们选择并准备制作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制作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 接下来视频播放几种常见的制作细胞模型的方法(如用彩泥制作细胞模型),让学生掌握基本制作方法,制定并优化制作方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材料需求。教师可根据材料需求准备制作材料,学生也可以自行准备简单易得的材料。各小组可在课上或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制定的方案制作细胞模型。 最后,组织学生上交作品参与展示和评价;评价结果填入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组间评价表内,同学们可在自评和他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本节内容,首先通过PPT播放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模型,设疑:“想一想:插图和模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插图是平面的,模型是立体的,模型比插图更加直观而生动。”以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确定任务 PPT播放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教师讲述:动物细胞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即便都是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不同细胞在结构上也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制作细胞模型,首先需要确定制作任务,即制作什么类型的细胞模型? 建议:让学生自由选择想要制作的细胞模型,这样全班制作的模型中就会有各种类型,正好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然后PPT播放各细胞结构特点,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各结构可以相对简化,但是各结构的比例要恰当,在细胞中要有细胞质的填充,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细胞器的设置准确。 结构名称 结构特点 细胞核 直径约是细胞直径的10% 细胞膜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厚度约是细胞直径的7%~ 8% 细胞壁 位于植物细胞膜外,并且比细胞膜厚 线粒体 线粒体很小,大约十整个细胞的2%~3%,直径约是整个细胞的0.5%~1% 叶绿体 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