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黄沙道: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3 古诗词三首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知作者 资料链接 辛弃疾当官时,江西曾大旱两年,饥荒遍地。辛弃疾一边禁止官商哄抬物价;一边拿出当时官府所有钱款,从其他省购买粮食,赈济灾民,使当地百姓平安度过灾荒。 退居后,他在上饶修建了一座宅院,宅院很少栽种奇花异草,却大量种植了水稻、蔬菜。 --《辛弃疾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沙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 ﹏﹏﹏﹏ 词牌名 词题 时间 地点 解诗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听老师范读 资料链接 退居后,他在上饶修建了一座宅院,宅院很少栽种奇花异草,却大量种植了水稻、蔬菜。 --《辛弃疾传》 稼 轩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 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难点) 3.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期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读古诗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xiàn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上阙(上片) 下阙(下片) 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初读古诗 chán xiàn 出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小组交流: 明诗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词牌名。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蝉叫声。 读准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借助注释,说出大意 翻墨:打翻的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白雨: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珍珠(水珠),形容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从地面卷起的大风。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样开阔明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壹 贰 叁 肆 体会情感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丰收之喜 想象画面,品读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