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9958

八年级下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巩固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75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巩固,练习
  • cover
八年级下:《北冥有鱼》巩固练习 第一组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王曰:“天子之剑何如?”庄子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①,晋卫为脊,周宋为镡②,韩魏为夹③;包以四夷,襄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④;制以五行,论以刑德⑤;开⑥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⑦,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⑧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节选自《庄子·杂篇·说剑》) 【注释】①锷:剑刃。②镡:剑环,剑鼻。③夹:同“铗”,剑把,剑柄。④常山:恒山。⑤刑德:刑律和德教。⑥开:指开合变化。⑦无前:向前一无阻挡。⑧决:同“抉”,割裂。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甲文中描写的大鹏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4.《庄子》的艺术特色鲜明,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赏析。 第二组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坎井之蛙 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①;赴水则接腋持颐②,蹶泥则没足灭跗③。还虷④、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⑤一壑之水,而跨跨⑥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⑦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⑧,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缺甃(zhòu)之崖:井壁缺口靠水之处;②颐:面颊。③跗(fū):脚背。没、灭:埋到、埋没之意。④虷(hán):井中赤虫。⑤擅:独占。⑥跨跨(zhì):形容蛙在井中跳跃、蹲踞的神态。跨,蹲着。⑦絷(zhí):绊住。⑧潦:同“涝”,雨水过多,发生水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 怒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3)而水弗为加益 益 (4)适适然惊 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3.庄子善于运用想象,想象雄奇瑰丽,请结合甲文加以分析。 4.【甲】【乙】两文借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什么道理? 第三组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