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3.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及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整体感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 19C末20C初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918.11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20C初 1918.3 苏俄退出一战 1917.11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美国中国参战 1916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915 意大利参战,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1914.9 一战爆发 马恩河战役 1914.7 1914.6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1.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 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②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1914年) 一战前欧洲地图(漫画)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 英法德美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1913—1914年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 经济实力与国际政治地位不平衡 (2)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各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2)列强矛盾激化 德 英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奥 俄 争夺巴尔干半岛 争夺巴尔干半岛 意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法 突尼斯问题 1879年 1882年 1904 1907 1892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基本矛盾 形成与表现 实质 地位或影响 英德矛盾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的乃至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法德矛盾 ①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②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北非殖民地 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德俄矛盾 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俄奥矛盾 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 争夺巴尔干地区 欧洲“火药桶” 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879年 意 德 奥匈 1882年加入德奥集团 俄 英 1892年 1904年 1907年 法 三 国 同 盟 三 国协 约 目的 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 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影响 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3)两大集团形成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2.一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宣战 日本、美国、中国等33国先后参战 地区性战争 欧洲战争 世界大战 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英、法向德国宣战, 8天后对奥匈帝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 8月10日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二、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