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2591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5-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866200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8课,辛亥革命,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目录 Part One.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Part Two.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Part Three.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Part Four. 习题检测 Part One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回看60年彼时的时势: 1898年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失败 从制度上 变革中国的尝试 遭受重大挫折 1899-1900年 义和团运动 失败 中国人民 遭到了中外 反动势力的 镇压 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1900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庚子之变后的中国,风云际会,出现了革命、改良、朝廷三方格斗角逐的社会政治格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革命、改良、朝廷分别指哪三方政治势力? 立宪派 清廷 革命派 孙中山 黄兴 张謇 康梁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如何自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一)清政府的“自救”《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实行“新政”进行“自救”1.清末新政(1901-1911年)领域维新变法清末新政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裁汰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废科举,兴学堂,建立较完整的学校制度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推动新式知识分子产生;西方思想的传播推动新式军队的建立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钦定宪法大纲》 ◎五大臣出洋考察 (1)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2.预备立宪 (日本战胜俄国)非小国能战胜大国也, 实立宪能战胜专制也———《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构成。其中“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 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预备立宪的欺骗性,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陈旭麓先生为何说“新政”时期的清政府是“革命的制造厂”?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清末新政培养了它的对立阶级:新式知识分子、新军、民族资产阶级 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清政府原想借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 皇族内阁的出台,宣告了立宪的破产,未能实现自我挽救,加速清王朝灭亡 不少立宪人士转而支持革命,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近代化进程。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文学会 日知会 华兴会 共进会 兴中会总会 光复会 时间 名称 地点 性质 纲领口号 机关报纸 1894年 兴中会 檀香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905年 中国同盟会 东京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