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标要求:认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必然性与伟大意义;可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目录 Part One.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Part Two.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Part Three.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Part Four. 习题检测 Part One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 洋务运动 18世纪60年代 百日维新 1898年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901年 清末新政 1911年 辛亥革命 1919年 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后,中国救亡图存的运动不尽其数,为什么五四运动被称为是一次新运动呢?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工人 商人 学生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材料:五四运动是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的一串发展之显露出来的一个高峰……自19世纪末叶以来,西方资本制度的生产压力一天增加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着进行军事行动并且从事军备生产,于是对中国的输出不得不相应地减少。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可是,好景不常,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所以,军豪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 ……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是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对传统从新评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种要求之鼓舞。 ———殷海光著. 《中国文化的展望》 ,上海三联书店, 2002.12.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②帝国主义(日美)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④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⑤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青年知识分子觉醒。 ③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镇压,激起人民反抗。 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1919年5月4日-6月4日 6月5日开始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罢课 学生被捕 上海 工人 罢工、罢市、罢课 释放学生,拒绝在和约签字 释放被捕学生 拒绝在和约签字 罢免曹陆章的职位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我在南京暑期学校读书,曾看见一个青年,把自己的名字取消了,唤做“他你我”。后来到北京,在北大第一院门口碰见一个朋友偕了一个剪发女青年,我问她:“你贵姓?”她瞪着眼看了我一会,嚷着说:“我是没有姓的!”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 五四事件 新文化运动影响空前扩大 3.五四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思想启蒙运动。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从“口号”看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 --彻底的斗争精神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从各阶层的反应看五四运动 军阀 大好河山, 任人宰割, 稍有人心, 谁无义愤? 6月3日上海 机器纺纱等 行业六七万 工人大罢工 工人 6月5日上海 学生一日不释, 本店一日不开。 “罢市救国” 等标语。 商人 农民抵制 日货和断 绝粮源的 斗争。 农民 乞丐 不准在路行乞, 免妨碍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