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435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老师》课堂实录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9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课
  • cover
朴素的人,朴素的文,朴素的课 ———《我的老师》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的老师》,这是你 出卷网们小学已经学过的课文,不过,别担心这节课会因此失去意义,好的作品,总是常读常新的,用《论语》里的话来说,就是——— 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作者巍巍,是著名作家,既然文章内容我们 出卷网已经知道,那我们今天就以他的《我的老师》为例,向他学习如何写作。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记叙的几件小事。 学生朗读课文完毕。 二、向巍巍学习布局谋篇 师:注意使用概括性的语言。 生:第一件事是假发怒。 生:不对,应该是老师假发怒。 师:我们概括一件事,应该使用完整的句子,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的形式”说话,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句子,缺少了主语。 生:老师教我们跳舞。 生:老师领我们观察蜜蜂。 师:这话听着怎么有点别扭啊。 生:他用了“领”,而我们习惯说“带”。 师:领是书面语言,带是口语,而且,我们刚才 出卷网读了课文,发现巍巍通篇使用的都是朴素的语言。所以,这节课,我们就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对老师最朴素的感情吧。 生:老师教我们读诗。 生:我们看老师写字。 生:老师批评我的反对派们。 生:我觉得应该说“老师为我排解纠纷”。 师:那么,这两句的表达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为我排解纠纷是事情的结果,批评我的反对派们是事情的经过,我们刚才说了概括一件事,应该说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师:活学活用,好! 生:梦里寻师。 生:应该说“我梦里寻师”。 学生说完,形成如下板书: 1.老师假装发怒 2.老师教我们跳舞 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我的老师 4.老师教我们读诗 5.我们看老师写字 6.老师为我排解小纠纷 7.我梦里寻师 师:语文的表达,要准备而优美,大家看看这个板书,我们应该为其中的某些文字加上一个特殊的标点符号。 生:...... 师:我提示一下。(标出“我们”“我”这两个词语。) 生:我知道,要给“我们”和“我”加上引号,表示这是作品中的人物,而不是坐在教室里的我和我们。 师:只有作品是使用第一人称的时候,而我们又要使用“我”或者“我们”表示作品中的人物的时候,才需要使用引号,以示区别。 生:哦。 师:巍巍是著名作家,我们以 出卷网前学过他的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战地记者的巍巍,深入抗美援朝的前线三个多月,采写了二十多个生动的故事,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只选择了五个,后来斟酌再三,又删掉了两个,终于写成了这篇传诵广泛影响数代中国人的著名作品。由此可见,巍巍是布局谋篇的高手,我们仔细斟酌一下这七件小事的排列,看看其中有什么内在的逻辑,事件与事件之间可不可以调换顺序。 生:我觉得不可以,正因为蔡老师对我很好,所以我才会有梦里寻师这样感人的事件发生。 师:这是因果逻辑。 生:我觉得可以啊,我觉得梦里寻师放在最前面,可以引起悬念:蔡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呢,能够让我如此依恋和挂念。 师:你的看法很有道理,按你的思路,这篇 出卷网文章就类似于倒叙的写作手法了。但是,巍巍采取了最朴素的顺叙,来表达最朴素的感情。或者,我们这样讨论,巍巍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什么原则。小组讨论一下。 ...... 生:我们小组觉得1至5件事情是略写,6、7件事情是详写,这里体现了详略得当的原则。 生:我们小组觉得1至5件事情体现了蔡老师爱我们,6、7件事情体现了我爱蔡老师。 生:我们小组觉得第六件事情既体现了蔡老师爱我们,也体现了我爱蔡老师。 师:或者说,老师爱我们,我们也爱老师,水乳交融,难以绝对分割。 生:师生互爱! 生:我们小组觉得1到5件事情写的是蔡老师对我们大家的爱,而6、7件事情写的是蔡老师对我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