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6661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707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历史,七年级,2024,统编,学年
  • cover
15.明朝的统治 练习 一、选择题 1.他是我国历史上唯一选择重庆建都的皇帝,据杨学可的《明氏实录》记载“即皇帝位,建都重庆,国号大夏,改元天统”。“他”是( ) A.宋徽宗 B.宋光宗 C.蒙哥 D.明玉珍 2.据下图可知,明朝时( ) 明朝形势图(1433年) A.中国的现代版图已完全形成 B.汉族、蒙古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同时并存 C.长城成为与鞑靼的政权部族界 D.南海诸岛、小琉球等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3.下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明朝建立 B.迁都北京 C.郑和下西洋 D.明朝灭亡 4.《中国通史纲要》记载:“他设立了叫做’锦衣卫’的侦缉组织,专门罗织官员吏民的罪名,使人感到随时会有杀身灭家的灾难。”材料中的“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5.一天早晨,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措施有关( ) A.废丞相 B.创立内阁 C.设立锦衣卫 D.分诸子为王 6.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进行了全国户籍清查。实施严格的户籍分类;农村居民被编入里甲,城镇居民编入坊厢,且出行受到严格限制。据此可知,明朝户籍管理旨在( ) A.促进人口迁移 B.加强社会管控 C.提升文化素养 D.刺激经济发展 7.科举制度实行了约1300年,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关于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 A.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创立 B.唐太宗时期,创立武举和殿试 C.北宋时期,崇武抑文,改革发展了科举制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8.1904年在河南贡院举行的甲辰年会试,是我国最后一次会试,其中时务策论这一题型,涉及外国的教育、外交、聘用外国之人、农业、华工等问题,此题型的设计意在( ) A.选拔时代所需人才 B.全面接受西方文明 C.摒弃传统考试形式 D.弘扬儒家传统文化 9.在八股文考试中,出现了很多畸形的读书人。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范进,范进中举常被视为笑谈。下列关于八股取士说法正确的是( ) A.八股取士取代科举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B.宋代八股取士开始出现 C.八股取士使人才选拔制度日趋合理 D.八股取士是科举制走向僵化的表现 10.明朝来华传教士利玛窦说:“由于皇帝不在那里,南京已逐渐衰微,像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躯壳,而北京则由于有皇帝在而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带来此变化的原因是( ) A.废除丞相 B.八股取士 C.靖难之役 D.清军入关 11.“永宁寺碑记载,明廷多次派遣官员至奴儿干地区巡视,并建寺立碑。”永宁寺碑的历史意义是( ) A.证明明朝对东北实施有效管辖 B.反映佛教在东北的传播 C.记录女真部落反叛事件 D.体现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12.边疆稳则国家安。为强化边疆管理,图中①处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明朝形势图(1433年)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奴儿干都司 13.“明宣宗时期,撤销奴儿干都司,改由辽东都司间接管理东北。”这一变化说明明朝对东北的控制有何变化( ) A.从直接管辖转为松散羁縻 B.加强军事屯田力度 C.彻底放弃东北领土 D.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14.“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设奴儿干都司,统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奴儿干都司的设立标志着明朝对东北的哪一管理措施( ) A.推行卫所制度 B.建立直接行政管辖 C.实行土司自治 D.开放互市贸易 15.“萨尔浒之战(1619年)后,明朝丧失辽东控制权,后金逐渐统一东北。”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朝长期边疆政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