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8264

实践 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学案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1751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实践,2025-2026,九年级,科版,物理,学年
  • cover
实践 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庭电路构成和连接情况,了解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原因,知道安全用电常识。 2. 从跨学科视角归类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总结生活用电的常见误区,进而设计安全用电的社区科普活动。 3. 能将安全用电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有安全防范意识,有进行科学普及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基于调研和模拟实验探究,从跨学科视角归类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结合居民认知特点,设计并举行日常安全用电的社区科普活动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关系表达式: 。 2.家庭电路中触电的原因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连通造成的。 3.安全用电原则: 。 4.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碰触电的人,应当赶快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使触电的人迅速 。 5.若同时发生火灾,要先 ,绝不能带电泼水救火。 6.家庭中易燃气体有: (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是家庭燃气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本身无色无味,遇到火源(如明火、电火花等)就会燃烧甚至爆炸。 (2)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 等。通常以液态形式储存在钢瓶中,液化石油气一旦泄漏,会在低洼处积聚,遇到火源就会剧烈燃烧爆炸。 (3)氢气,如儿童玩具中的氢气球。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燃烧速度快,爆炸极限范围很宽,从4.0% - 75.6%。当氢气球遇到明火或静电时,容易发生燃烧爆炸,造成危险。 合作探究 1.探究点:跨学科视角归类分析家庭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产生的原因 (1)物理学角度分析 (2)化学角度分析 (3)人为因素分析:通过走访、观察、调研,总结生活用电的常见误区 2. 探究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耐燃性 (1)将铁架台(带夹子)、酒精灯如下图组装。 (2)收集家庭中常见的物品,如纯棉毛巾、化纤窗帘布、羊毛围巾、聚乙烯塑料薄膜(如常见的食品保鲜袋)、聚氯乙烯塑料板(如塑料扣板)、聚苯乙烯泡沫板(如快递包装用的泡沫板)、薄木片(如普通的一次性筷子)、厚木板(如家具用的木板)、纸板(如快递纸箱)、橡胶手套、玻璃纤维布等,剪成3cm×5cm的条状。 (3)用夹子依次固定住测试物品样本,使其处于垂直状态,使样本下方距酒精灯帽5cm左右。 (4)点燃酒精灯,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物品样本被点燃的时间,燃烧的话记录燃烧到样本一半的时间;并同时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如火焰颜色、是否有滴落物、烟雾情况)。 (5)记录数据表格: 材料是否燃烧开始燃烧所用时间燃烧至一半所用时间其他现象纯棉毛巾化纤窗帘布橡胶手套………… (6)对物品的可燃性及耐燃性作出评价,并在社群广泛宣传。 自我评价 1.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无用 B.空气开关跳闸后立即合上 C.低于220V的电压都安全 D.消耗电能的多少可用电能表测量 2.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 B.正确使用试电笔检测插座右孔时,氖管会发光 C.电灯和开关的位置可以互换 D.接入三孔插座后的电冰箱的金属外壳与零线相连 3.在使用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时,要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打电话报警 B.当发现因电起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C.当闻到燃气异味时,应立即打开电灯寻找泄漏处 D.当闻到燃气异味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燃气阀门 4.“安全用电,警钟长鸣”,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把外壳接地 B.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触碰笔尾金属体 D.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如图所示,站在干燥的木头桌子上的人不小心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