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古诗词诵读(一) 《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 一、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1)寒冬腊月,大雪 fēi fēi( ),他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了昔我 wǎng yǐ( ),离开家乡时的情景。 (2)清晨,渭城的一场朝雨 yì( )湿了地面的轻尘,客舍周围的柳树显得愈发 qīng xīn( )。 (3)朋友即将远行,他满含深情地劝朋友 gèng jìn( )一杯酒,希望朋友此去一切顺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雨(yù)雪霏(fēi)霏 B.渭(wèi)城朝雨浥(yì)轻尘 C.载(zài)渴载饥 D.客舍(shě)青青柳色新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湿润,沾湿) B.雨雪霏霏(指雨夹雪) C.莫知我哀(没有人) D.昔我往矣(从前,指出征时) 4、叠词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美,增强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诗经》中有 很多叠词,请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叠词。 A.悠悠 B.呦呦 C.关关 ( )雎鸠,在河之洲。 ( )苍天,此何人哉 ( )鹿鸣,食野之苹。 5、诗句划分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采薇 / 采薇,薇亦 / 作止。 B.昔我 / 往矣,杨柳 / 依依。 C.渭城 / 朝雨 / 浥轻 / 尘,客舍 / 青青 / 柳色 / 新。 D.劝君 / 更尽 / 一杯酒,西出 / 阳关 / 无故人。 6、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公园里杨柳依依,花朵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B.他考试没考好,老师劝君更尽一杯酒,鼓励他下次努力。 C.寒冬时节,雨雪霏霏,天气却格外炎热。 D.他在马路上行道迟迟,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二、灵活运用。 7、下面哪一个画面不适合用来表达《送元二使安西》的主题 ( ) A.设宴饯别 B.把酒话别 C.殷殷相送 D.借酒消愁 8、下列诗句不是送别诗的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下列关于《采薇》(节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艰苦,对军旅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10、下列关于《送元二使安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中“安西”指唐代京都西安。 B.“西出阳关”是说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C.“柳色新”指柳枝被洗出青翠的本色,“柳”也是古人离别诗作中典型的意象。 D.“渭城朝雨浥轻尘”点出送别时渭城早上的雨润湿了路面的尘土。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根据意思写诗句) 。 (2)用“依依惜别”写一句话,描绘一个送别场景。 。 (3)从《送元二使安西》中选一句诗,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 三、碰撞书本。 12、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填空。 (1)《采薇》(节选)选自《 》,是戍边战士在 抒发感慨之作。诗中运用以相反的景物来衬托情感的写法的诗句是“ ”。 (2)《送元二使安西》是 代诗人 所作,是古人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酒送别友人“ , ”;古人还用踏歌送别友人“ , ”。 (3)古人通常借“柳”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如“渭城朝雨浥轻尘, ”,又如“昔我往矣, ”。 (4)小学毕业后,同桌要随父母到外地上学,我便想起了《送元二使安西》中的“ , ”,诗中既有我对同桌的不舍,也有我对同桌的惦念。 四、感受阅读。 1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采薇(节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