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0111

湘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下册 9.1 日本(第2课时)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5055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
  • cover
(课件网) 第 一 节 日 本(2) 第九章 走 近 国 家 PART 04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日本的产品? 丰田 本田 索尼 任天堂 富士 1.日本的经济概况 第二次大战以后,日本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 ①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③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 ④开拓国际市场。 2.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①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 ②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国内市场小,产品绝大部分依赖国际市场进行出口。 读图,找出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矿产资源 国家和地区 铁矿石 石油 煤炭 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加拿大 西亚、东南亚 澳大利亚、中国、美国 工业特点: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具备节能节材、高科技的特征。 3.日本工业的发展概况 主要的工业部门: 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制造、造船、钢铁、化学和医药工业 原因:①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②沿海地区多平原,便于建厂; ③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4.日本工业的分布 在图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归纳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拓展延伸: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影响 对建厂地的影响: ①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③造成环境污染。 对日本的影响: 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②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 ③减少运输成本。 5.日本工业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措施: 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问题: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国内需求减少、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问题。 6.日本的交通运输业 交通特征 运输方式 国际运输 国内运输 货运 客运 货运 客运 著名海港 海运 航空 铁路和公路 公路和海运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交通运输业发达,形成以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日本四大岛之间有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相联结。本州岛与北海道岛之间的津轻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日本海的重要通道,穿越海峡的青(森)函(馆)海底隧道,全长 53.85 千米,是世界著名的海底隧道。濑户大桥是本州岛与四国岛之间的铁路和公路两用桥,全长 37.3 千米,跨海长度为9400 米。 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最高时速可达 380千米。连接东京和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于 1964 年通车,是日本第一条高速铁路。各大城市之间均有高速公路联结。不少大城市还建有地铁、大型地下停车场和繁华的地下商业街。 日本实施了一系列填海造陆工程,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就是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修建的。 日本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7.日本的农业 ①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②实行专业化分工、工厂化生产; ③重视农业科技,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 日本农业具有哪些特点? 微耕技术是一种利用高科技制作各种微型农业器具,在较狭小的土地上耕作的一种农业技术。在微耕技术方面,日本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①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有限; 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③农业劳动力不足; ④农业科技水平高。 日本为什么要使用各种微型农业器具? ①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②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8.日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