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2571

八下22《礼记》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78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下,礼记,二则,练习题,答案
  • cover
八下22《礼记》二则练习题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2)《兑命》曰:“学学半”(    ) (3)讲信修睦(    ) (4)是谓大同(    )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C.故曰:教学相长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闻之于宋君 货恶其弃于地也 3.名句默写。 (1)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礼记·学记》)(2分) (2)大道之行也, 。(《礼记》)(1分) 4.下列对《虽有嘉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的,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本文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先以比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 C.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总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D.“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 ,治事应持 ,创业酌用 ,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 ,读书当如 。”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①兵家之权变 ②儒家之忠诚 ③纵横家之灵活 ④墨家之兼爱 ⑤法家之严明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⑤③② D.②③⑤①④ 二、综合性学习 6.有人说:“教和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经历,谈一谈对“教学相长”这句话的理解。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3)男有分,女有归(       ) (4)选贤与能(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老有所终 B.不独亲其亲 C.选贤与能 D.幼有所长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0.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任末求学 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②笈③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负:背着。③笈:书籍。④庵:茅草小屋。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    )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3)题其衣裳(    ) (4)常以净衣易之(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