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8288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勤快人和懒惰人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5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勤快人和懒惰人》第18课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演唱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美国童谣,通过对比勤快人和懒惰人在厨房里的不同表现,教育学生养成勤劳的习惯。教材通过歌曲的学习,帮助学生识读乐谱,完整演唱歌曲,并通过设计合适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不同特点。本课时主要通过识读乐谱、学唱歌曲、划分乐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初步识读乐谱和演唱歌曲,但在速度和力度的把握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部分学生在节奏感和协调性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学唱《勤快人和懒惰人》,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通过设计合适的速度和力度,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不同特点。 艺术表现 1. 能够完整地演唱《勤快人和懒惰人》,注意节奏和音准。 2. 能够为歌曲划分乐句,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文化理解 1. 了解《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通过歌曲,培养学生对勤劳习惯的认同和热爱。 创意实践 1. 能够设计合适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歌曲的两段歌词,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不同特点。 2. 能够与同学合作,表演一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歌舞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通过学唱《勤快人和懒惰人》,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能够完整地演唱《勤快人和懒惰人》,注意节奏和音准。 3. 能够为歌曲划分乐句,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难点 1. 通过设计合适的速度和力度,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不同特点。 2. 能够与同学合作,表演一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歌舞表演。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音乐播放器、乐谱、厨房道具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教师展示同学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厨房劳动的情景。 (2)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人在厨房里忙碌?他们在做什么? (3) 播放《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4)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学唱《勤快人和懒惰人》,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5)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是怎样的? (6)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特点。 (7)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播放《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完整版,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1. 观看厨房的图片,想象厨房里的情景。 2. 讨论见过的人在厨房里忙碌的情景。 3. 初步感受《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氛围。 4. 讨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特点。 5. 聆听《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完整版。 评价任务 1. 回答准确:\br>2. 讨论积极:\br>3. 感受深刻: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和分段聆听,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理解勤劳和懒惰的不同表现。 活动一:识读乐谱 活动一:识读乐谱 讲解乐谱识读方法 (1) 展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乐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你们觉得乐谱上的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3) 引导学生讨论乐谱上的符号,如音符、休止符、跳音等。 (4)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识读乐谱。 (5) 提问:你们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6) 引导学生注意乐谱上的细节,如节奏、音高、力度等。 (7)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段进行练习。 (8) 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1. 观察《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乐谱,讨论乐谱上的符号。 2. 跟随音乐识读乐谱,注意乐谱上的细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