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数星星的孩子 第2课时 6 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张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任务导学 学习活动二:畅谈星星,发现秘密 读课文第2—3自然段,奶奶和孩子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睛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 这是奶奶对数星星的看法,她认为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你能数得清吗 又 说明孩子经常数星星。 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离那么远。” 数得清 孩子对数星星的看法。 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离那么远。 孩子不仅坚持数星星,还发现了两颗星星之间的位置关系,表明孩子很善于观察。 读课文第4自然段,爷爷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听了爷爷的话,孩子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爷爷的第1次话: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 爷爷的话同意了张衡的观点。 爷爷的第2次话: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爷爷的话告诉了张衡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的知识。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 听了爷爷的话,孩子心里产生了疑问,这是孩子的想法。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这是孩子的做法,“几次”说明他多次观察,勤于探索。 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是绕着北极星转动的。 说明结果就像爷爷说的那样。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证明爷爷说的话是真的。 学完课文之后,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活动三:读懂课文,学习张衡 张衡从小就喜欢数星星,能数到几百颗,说明他是一个充满好奇心、认真且有耐心的人。 张衡通过观察,发现了星星是在动但不是乱动的规律,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人。 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没有盲目相信而是选择不断观察,进行验证,说明他是一个勤于思考和探索的人。 结合自身情况,说一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学习张衡的优秀品质? 示例1:保持好奇心,如阅读时遇到不懂的知识,要积极查找资料,弄清其中的奥秘。像张衡对星星保持好奇一样,不断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 示例2:要勤于思考和探索。在学习中不能一遇到难题就放弃,而是要像张衡数星星和观察星星一样,反复思考,尝试不同的方法,直到解决问题。 示例3: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如在公园玩耍时可以像张衡数星星那样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hěn 很 竖段在竖中线上 点击播放 会 写 字 先撇后捺 两撇平行,上短下长 biàn 变 点击播放 点在竖中线上 不相接 竖紧贴竖中线 zhāng 张 右边首笔是撇 点击播放 竖段在竖中线上 左窄右宽 hàn 汉 点击播放 不相接 左窄右宽 呈弧形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起因 经过 结果 一个数星星的孩子 和奶奶对话 成为天文学家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奶奶:数不清 爷爷教育 孩子:数得清 北斗七星 北极星 主旨概括 本文讲述了小时候的张衡在夜晚数星星,对星星产生好奇,坚持观察,不断探究星空,长大后终于成了一名天文学家的故事,展现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课后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么读更好? ◇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 重读表转折的“可”,以强调后面的内容。读后半句时,语调微微上扬,读出肯定、强调的感觉。 ◇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总是”强调一直如此,通过重读,强调“隔那么远”的情况。 ◇北斗七星果然是绕着北极星转动的。 “果然”表示张衡观察的结果与爷爷说的话相符,可重读,突出之前的猜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