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近法律 一、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以及法律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预习检测: 1、我们身边的规则。 社会生活离不开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如: (1) ,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2) 、 ,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3)法律,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法律由 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 保证实施,具有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 2、生活离不开法律(我国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 作用。我国法律作为 的体现,它通过规定 和 , 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其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 , , , ,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2)法律具有 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 和 ,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 。 所以, 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 为荣,以 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二、课堂助学: 感受规则 活动一:(实践体验)请以小组学习方式,一起分别徒手和用尺规画圆、方。 谈一谈感受: 。 活动二:小组对抗赛“生活中的规则” 1、以“我的一天”为题,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提示:包括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多方面的)。每小组列3条规则。 2、在这些规则中,我们来分分类! 属于道德方面: 属于纪律方面: 属于法律方面: 3、完成教材P86的表格,比较法律和其他规则的区别。 法律与生活 阅读教材第86页中小郑的事例、第87页中小叶、小静的事例,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体现法律具有哪些作用,并加以分析。 (2)与同学分享:在生活中碰到类似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所遇到的事情: (3)通过书上的事例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我认识到: 三、巩固与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则。这说明 ( ) A.纪律等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完全靠纪律约束 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准则 2.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我国农村全面推进税费改革 C.黑社会头目刘涌以故意杀人罪被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D.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每年12月4日为全国宪法宣传日 3.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是 ( ) A.法律 B.道德 C.规章 D.纪律 4.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④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 ⑤法律是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管不着我 B.我不会与别人打官司,法律与我无关 C.我现在年龄还小,尚属未成年人,与法律无联系 D.法律伴随每个公民度过一生,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二)判断题: 1.法律是专门惩罚犯罪分子的,它对大多数人没有约束力。 ( ) 2.道德是一种引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则,具有国际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 3.“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说明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 课件27张PPT。 种植罂粟超过500株,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