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春秋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继春秋之后, 东周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因西汉刘 向整理校订《战国策》 一书而得名, 同时, 这 一 时期战事连年, 干戈不息, 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 成时期——— 夏 商 周 西周 周 第7 田氏代齐 观察形势图, 有什么 变化? 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春秋后期形势图 战国七雄 形成 秦 魏 秦 韩魏赵楚燕齐 (秦 韩魏赵去演戏) 记住战国七雄及其 地理位置 ,七国口诀 齐 长平之战 霸战争 战国兼并战争 减灶之计 战争特点 : 战争时间长 ,规模大 ,范围广 ,兵力多。 战国七雄 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 春秋争 铁犁牛耕 开发山林 , 扩大耕地 井田制破坏 背景: 战国时期 , 铁制工 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 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要求取代 旧 贵族掌握国 家政权 , 发展经济 租种土地 封建的剥削方式 奴隶制 变 封建制 奴隶主 封建地主 战国社会 背景 奴隶 农民 背景(原因 ): ①经济方面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 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 高(根本原因 )。 ②政治方面 :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 强 ,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 掌握国家政权。 ③军事方面 :以求富国强兵 ,在兼 并战争中取胜。 商鞅变法 背景(原因) 变 法 强 国之路 胡服骑射改革 申不害变法 乐毅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商君者 ,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 名鞅 , 姓公孙氏 , 其祖本姬姓也 。 鞅少好 刑名之学 , 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 ———《史记 · 商君列传》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 秦孝公《招贤令》 商鞅舌战守旧贵族 立(徙) 木为信 商鞅(约前390~ 前338年) 秦孝公(前381—前338) 经 济 统 度量衡 政 治 3.改加 民制的度管理加, 收民。管理 4. 军 事 赏 时间:BC356年 ,秦孝公支持 ①经济方面 :铁制农具和牛耕 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 力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②政治方面 :新兴地主阶级 势力增强 ,要求废除旧贵族 的世袭特权 ,掌握国家政权。 ③军事方面 :以求富国强兵 ,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经人 济的发展。 商鞅变法 内容及作用 1.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法及太 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秦策一》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公平无私 ,严 格执法。 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对商鞅变法的态度 商鞅变法 影响 农 民 贵 族 士 兵 地主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 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被处 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史记》 记载 , 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病逝 , 太子即位 , 即秦惠 文 王 。 同 年 , 守 旧的贵族诬告商 鞅 “ 谋反 ” , 结果商鞅被处死 。 请大家议一议 , 商鞅变法是成功 了 还是失败了 , 为什么? 商鞅变法 影响 成功! 十年 “ 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 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百年 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 (前260年) 百三十年 “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阿旁宫赋》 1 、使秦国社会安定 , 国力增强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根据下面材料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和整个中国社会的演进起什么作用? 商鞅变法 影响 商鞅虽死, 但因变法, 新兴地主阶→ 级的崛起 渴望获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