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 八年级下 ·物理(北师大 ·2024) 第九章机械和功 9.2 滑轮 方 4 0 FIRST PART SECOND PART THIRD PART FOURTH PART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练习思考 课后作业 目录 CONTENT 01 02 03 04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物理观念) 2.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 需要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物理观念和科学探究) 3.画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与物 重间的关系(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如右图所示,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人站在地面上,利用滑轮将重物提升到楼上。 这样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 会省力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杠杆之外,滑轮(pulley) 也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它通常由绳索或链条绕过 具有转动轴的圆轮构成。 课堂引入 第1节力 知识点 滑轮的种类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1)滑轮:能绕轴自由转动、周边有槽的轮子。 一 、滑轮的种类 请你观察滑轮的结构: 滑轮 轴 一、滑轮的种类 (2)滑轮的分类 ①定滑轮: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观察右下图,比较两滑轮的位置变化情况 定滑轮 动滑轮 知识点2滑轮的工作特点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活动:动手体验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说说你的感觉。 动滑轮 定滑轮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1. 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提出问题 (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距离(或费距离) (3)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如右图所示,分别使用同一个 物体在不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和 使用动滑轮匀速移动物体,记录整 个过程中用力的大小,物体移动的 距离及动力的移动距离,动力的方 向,然后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甲 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勾速上升h=10 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按图乙所示安装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h=10cm,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自由端 (3)按图丙所示安装动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 h=10cm,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 自由端 自由端 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4)换用数量不同的钩码,重复上面的步骤。 甲 乙 丙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D 名 动滑轮 泪 滑 实验记录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拉力的大小F/N 将钩码提升10cm时绳子 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拉力的 方向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不适用滑轮 1 2 6 10 上 使用定滑轮 1 2 6 10 下 使用动滑轮 0.5 1 3 20 上 实验分析 定 F拉=G F拉一G 拉力方向与钩码运动方向相反 拉力方向与钩码运动方向相同 S 绳子=h 钩 码 S 绳子=2 h 钩码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要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交流与反思 (1)实验中安装滑轮时,注意绳子要放在槽内,以免绳子脱落使摩擦变 大,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中,注意要使动滑轮两侧绳子平行或夹角很小 (3)实验中应选用重一些的钩码、较轻的动滑轮、光滑的细绳,以减 小实验中摩擦力、动滑轮自重的影响 (4)实验中要保证轮和轴间有良好的润滑,以减小摩擦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l =r l =r 0 轴心○为支点 F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定滑轮实质上 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不省力。 如图所示,定滑轮的轴心○为支点,动力 臂l 与 阻 力 臂l 都是滑轮的半径r。 F L =F l Fl =Gl l =l =r F=G 3. 定滑轮的实质 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受到重力G 和拉力 F 的作用。 由于物体匀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