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90665

【精品解析】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4.3 人类活动与土壤

日期:2025-11-2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18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活动,人类,练习,同步,精品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4.3 人类活动与土壤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①华南 ②华东 ③华北 ④东北 ⑤西北 ⑥西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2)这些新出现的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答案】(1)C (2)A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解答】(1)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 (2)从圆饼状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新出现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形成的原因是滥垦、滥伐森林,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1)C(2)A 2.图为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  ) A.土质疏松 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D.降水集中 垦荒造田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1)自然原因:黄谨丛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2)人为原因: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得高原表面的植被祥橡樱遭到严重破坏(3)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 在缓坡上修建水平梯田;生物措施:种草种树;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以牧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 【解答】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水的两个自然原因是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 故答案为:C. 3.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正在威胁着18亿亩耕地红线,据统计,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防治土壤污染的是 (  ) A.工业搬迁后留下的土地不需要修复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 C.污水灌溉农田 D.大量使用塑料地膜而未能及时回收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对已污染土壤进行改良、治理的活动。土壤保护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的重点应放在对各种污染源排放进行浓度和总量控制;对农业用水进行经常性监测、监督,使之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推广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以及整治矿山防止矿毒污染等。 【解答】A. 工业搬迁后留下的土地不需要修复,不属于合理防止土壤污染,A错误; B.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B正确; C. 污水灌溉农田 ,不属于合理防止土壤污染,C错误; D. 大量使用塑料地膜而未能及时回收 ,会造成土壤污染,D错误; 故答案为:B. 4.(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检测题)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另外,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 【解答】造成土壤污染的有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种类型。在荒山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