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91342

第1课 古风新韵 关山月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10-0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58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课,古风,新韵,关山,教案,格式
  • cover
教学内容 《关山月》 课时 1课时 教学理念 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综合活动等学习方法夹更好地学习知识。 教材分析 古琴曲《关山月》为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是由六个乐句组成的、带再现的单段体。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质朴、气魄宏大,打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 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唐代诗人李白著有同名诗《关山月》,抒写作者感怀古代戍边将士的困苦之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能够进行有表现的歌唱和综合表演能够较完整地聆听音乐作品, 并在音乐体验和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具有一定程度的音乐文化视野。对民族乐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掌握,但对于文人音乐的学习和理解有较大的距离,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辨、观察、演奏等活动认识古琴,产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2.欣赏琴曲《关山月》,了解古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表现性。3.能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关山月》,感受边疆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感悟爱国之情。初步学会吟唱琴歌《关山月》,对文人乐歌独具的人文情怀兴趣盎然情动于中。 教学重点 认识古琴,了解琴谱,感受古琴独特的音色。 教学难点 理解文人音乐《关山月》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中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参与、活动、探究、实践,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现代教学要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所以我在选择学法指导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动静结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评价 征答、观察提问、小组汇报、练习反馈 教学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音像、其它 教学过程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任务(一):导入预计时间3分钟) 古时候有位琴师名叫伯牙,此人精通音律,时常抚琴而唱,但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音律,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朋友叫钟子期,他能体会到伯牙的音律,无论是高山还是流水,这就是著名的音乐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知音难寻啊,以至于钟子期死后,伯牙永不抚琴,今天先生我也想在课堂上觅一觅我的知音,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伯牙演奏的是何乐器,抚的是何琴? 学生欣赏乐曲听辨乐曲 用经典古代故事导入的方式即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新课教授打下基础。 任务(二):认识古琴(预计时间20) 师:谁来回答一下伯牙抚的是何琴?生:回答师:对就是我我们中国最为古老的传统乐器“古琴”(出示图片)师:古琴长一米,共有七根琴弦,又名七弦琴,琴面的外侧有十三个圆形的标志叫作“徽”古琴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12356这五音也叫宫商角徵羽。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是左手按弦右手弹琴。师:古琴与我们熟知的古筝都有哪些区别呢?生:回答师:古筝有琴码古琴没有琴码。但是古琴和古筝的指法是非常相似的,现在先生来叫大家几个简单的古琴弹奏指法,挑、抹、托、劈歌词 学生观看图片认识古琴并比较与传统乐器古筝的区别。 本环节通过认识古琴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乐曲,再通过对比与古筝的区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两件乐器的异同。 任务(三):欣赏《关山月》(预计时间10分钟) 师:下面让跟随一首古琴曲,想象着手下就有一把古琴,模仿着弹奏一下。师:我们刚刚欣赏的这首古琴曲的名字叫《关山月》,是十大古琴曲之一,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曲子的速度是怎样的,曲子当中你听出了什么样的情绪?生:听师:曲子中你听到了哪种情绪生:淡淡的忧伤师:我们来看一下老师提前写好的一段旋律,这段旋律的节奏是疏还是密?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