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91743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时教学 习题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191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课件网) 单元知识盘点五 第五单元 我会读 一、易读错的字。 支援(yuán) 清脆(cuì) 蟋蟀(xī shuài) 阶段(jiē) 搜集(sōu) 花圃(pǔ) 领域(yù) 司空见惯(guàn) 弗若之矣(fú) 二、多音字。 jiǎo(缴纳) zhuó(引缴) 缴 蒙 chéng (盛饭) shèng(盛开) 盛 mēng(蒙骗) méng(蒙住) měng(蒙古) 真理 领域 建树 疑问 敏感 提取 明显 无聊 吻合 偶然 文献 证据 系统 整理 灵感 机遇 机器 钟楼 洪亮 街心 盲人 坚硬 清脆 单调 请求 加速 齿轮 唯恐 丑恶 证实 蟋蟀 我会写 三心二意 沧沧凉凉 司空见惯 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津津有味 孤陋寡闻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捧腹大笑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成语积累 背 诵 1. 《文言文二则》。 2. 日积月累。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课文重点知识 一、文言文二则 1.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人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只要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三、表里的生物 这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很执着的孩子形象。作者没有运用太多的写作技巧,而是抓住孩子典型的心理、行为和感受,如实写来,自然真切有味。 四、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失去以后才后悔;我们要珍惜光阴,趁着大好年华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课件网) 14 文言文二则 第五单元 基础巩固 一 读拼音,写词语。 他们一直在 是不是应该免费 那位私自进入无人区的 成员。 争辩 救援 zhēnɡ biàn jiù yuán 俱乐部 jù lè bù 二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一心以为有鸿鹄(hú gào)将至。 2. 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3. 虽与之俱学,弗(fó fú)若之矣。 4. 孰(shú shǔ)为汝(rú rǔ)多知(zhī zhì)乎? √ √ √ √ √ √ 三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 2. 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 3. 虽与之俱学_____ 4. 弗若之矣_____ 5. 见两小儿辩斗_____ 6. 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 7. 孰为汝多知乎_____ _____ 一起 不如 辩论,争论 全国 教导 热水 同“谓”,说 同“智”,智慧 ①指弈秋的教诲。②代指天鹅。③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④的。 四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③ 1.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 一人虽听之。( ) 3. 通国之善弈者也。( ) 4. 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① ④ ② 1.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2.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 五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1. “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 孔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这是作者对他的讽刺。 C. 从认识水平来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都无法解答这个天文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