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3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第五单元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我国基建工程创造的一个奇迹。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奇迹中蕴藏的“科技密码”吧。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 ②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满足30万吨级巨轮的通行,大桥就得建高;满足附近机场航班起降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最后,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将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建造时,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插入海底在海床固定,再在中间填土。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和篮球场差不多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个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中对接安放,需要精准地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有删改) 1. 第④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 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B.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C. 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D. 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2. 第④段和第⑤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 A 不能。因为第③段和④、⑤段是总分关系,第③段先提到外海人工建岛,再说到海底沉管隧道;且先写外部,再写内部,符合逻辑。(
课件网) 11 匡衡勤学 第五单元 我们阅读古代历史故事,常常读到里面的人物智力超群、能言善辩以及刻苦努力。选文中勤学苦读的匡衡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及,到达。②邑:同乡。 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④与:帮助。 ⑤偿:指佣金。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位大户叫文不识,家中富裕,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工却不求得到报酬。主人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1.匡衡能学有所成的原因不包括 ( ) A.勤学 B.穿壁引光映书读之 C.家富多书 D.主人资给以书 2. 出自《匡衡勤学》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 _____,后用来形容_____。 C 凿壁偷光 在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 开一个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