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93835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教学 习题课件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2314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课件网)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四单元 基础巩固 一 看拼音,写字词。 1. 写字台上,放着由司令员 德怀 定的电报。 2. 毛主席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 。 3. 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 恋。 4.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 特 。 péng 彭 nǐ 拟 juàn 眷 锻炼 duànliàn gǎo 搞 shū 殊 二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_____ 2.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_____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所有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三 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字母)(可多选) A. 语言描写 B. 动作描写 C. 神态描写 D. 心理描写 1.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 2.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ABC D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 你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 _____ 2.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出自_____代_____(人名)的名句。“忠骨”原指_____,在文中指_____。 四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体会到毛主席当时做出让毛岸英在朝鲜安葬这一决定时痛苦和不舍的心情。 清 龚自珍 忠臣的遗骸 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能力提升 儿 子   ①儿子两年前在边防牺牲。每年的那一天,老人对着云南方向摆几样菜,洒上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②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替他给这个自称“解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姻,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③( ),这两个月来,( )汇款照样来,( )信( )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④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嘘寒问暖:_____ 2. 下列依序在第③段的括号里填入的关联词,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 然而 但 却 B. 于是 虽然 却 但 C. 可是 虽然 但 却 D. 可是 如果 但是 就 形容很关心别人的生活,问冷问热。 C 3. “老人的心温暖了”是因为_____ _____。 4. 怎样评价文中的“儿子”? _____ “解为民”不仅每月都寄钱来,而且还写信来嘘寒问暖,落款还是“您的儿子”,让老人觉得儿子似乎没有离开 他是一个善良的、有情有义的人。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快乐读书吧 六 课后读一读。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园春( ) 分外( ) 妖娆( ) 数风流人物( ) 2. 这首词中,词牌名是_____,题目是_____。 3. 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qìn fèn ráo shǔ 沁园春 雪 江山如此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