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7095

第六单元《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070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六,单元,认识角,教案,北师大,二年级
  • cover
《认识角》第1 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从而加深对角的认识。 【学情分析】 角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形成数学的空间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生活中的角大都不同于数学中的角,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初步认识角,教学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实物,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再回归到生活中,从身边物体的表面找角,再次抽象出角。再经历画角,数角,辨认角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学中将观察、操作、自学、思考、交流与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画一画、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初步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中,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是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角。 【教学难点】 画角,多角度帮助学生加强对角的认识。 【教具准备】 三角板、PPT课件、希沃投屏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角 1.操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4根小棒,用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什么图形呢?那去掉1根小棒呢?那再去掉一根小棒呢?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 这个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图形上的角,有两条直直的边,同时揭示课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认识角 活动一:描一描(初步认识角) 1.看图找一找,描一描。 师:在下面的三件物品中,就有我们今天认识的角,你能找到它们?谁来描一描。 生描一描。( 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形成的图形是角 钟面上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图形是角 红领巾的两条边所形成的图形是角) 师:我们把这些图形都请下来,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师:它们长的一样吗? 预设:形状、大小、方向都不一样。 小结:虽然它们大小、形状、方向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是角。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剪刀、钟表、红领巾中初步抽象出角,使学生初步感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探究角的特征 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有两条直直的边。 师介绍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地方。 3.小结角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呀? 生交流。 小结:角是由一个尖尖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组成。(板书) 活动二:找一找(再次感知身边的角)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角,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这样的角,你能找到他们吗? 1.明确学习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在你们的身边找一找角。 (2)用手描一描,并说一说。 (3)限时:1分钟。 2.小组汇报,汇报交流找到的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