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15454

端午节班会主题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621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端午节,班会,主题,课件,1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主题班会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诗词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活动 01 02 03 04 的由来 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 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屈原投江的故事 赵武灵王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屈原作为楚国的大夫,屡次三番的劝楚怀王和齐国联手共同抗秦; 可是楚怀王只听被秦国张仪贿赂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 太子横立为国君,屈原很担心楚国要亡在这批人的手里;他不断地劝楚顷襄王要远离这些小人,多收一些人才,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争气,替先王报仇。 他们把屈原看作是眼中钉,非要拔去不可。就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了。 屈原一直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多富国强兵的打算,反倒被奸人给排挤出去了,他简直就被气疯了。 憋了一肚子的忧愤没有地方去说。于是他就到汨罗江上,一边走,一边唱着忧伤的歌,他披着头发,脸色也很苍白。 屈原投江的故事 有一个渔父就劝他说:“您不是屈原大夫吗?为什么要衣冠不整的来这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整个朝堂上都是昏庸不堪的人,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他们还不愿意听我的建议,所以我就被流放到这里了。 屈原在流放的时候,和百姓们一起生活。他看到了憎恨秦国抢楚国的土地的人民,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种地,却还是经常受冻挨饿,即使生病了也没有钱医治, 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 屈原投江的故事 在公元前278年的时候,秦国派了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伤心得放声大哭。 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是他不愿意看着楚国就这样被毁了,自己的土地和人民都落在敌人的手里,他要和楚国共存亡,就在五月初五的那一天,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了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 后来,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仪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这逐渐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 屈原投江的故事 的习俗 划龙舟 划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和农业丰收; 龙舟竞渡需团队协作,体现了团结、拼搏的价值观,同时与屈原的爱国形象深度绑定。 吃粽子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的诗词 端 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唐·李隆基 端 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 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 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 ———唐·卢肇 安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