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晓 净慈寺 送 林子方 ◎点明时间(天刚亮的时候) ◎点明地点 ◎交代事件 ◎送别对象 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林子方 助读资讯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 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 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语言浅近,清新自然,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字词识记 xiǎo cí sònɡ bì jìnɡ hú lián qiónɡ yìnɡ hé 荷 毕 竟 莲 穷 映 晓 慈 湖 宋 识记方法 熟字相加 比+十= 音+儿= 兹+心= 毕 竟 慈 猜字谜 日头挂在天中央。 古人水边望明月。 偏旁归类 艹— 莲 荷 映 晓 映 湖 — 晓 毕 慈 竟 湖 映 莲 荷 穷 曲院风荷 湖 莲 穷 荷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湖 荷 穷 莲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下 艹 “艹”横长略斜,“连”的捺长伸,托住“车”。 lián 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朗读诗歌 ◎从议论入手,写六月的西湖给诗人的总体感受 诗歌品读 六月西湖风光异(议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 四时 ◎突出西湖六月的风光非同一般的独特性 终究,到底 泛指春、秋、冬三季 设下悬念 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 喜爱、赞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 接天 无穷 与天相接 没有穷尽 叶碧花红别样美 接天——— 无穷——— 莲叶一碧万顷,渲染天地之壮阔 表现绿之远阔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 别样 荷花本为红色,朝阳红艳,更衬出荷花的红艳。 说诗意 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空间: 莲叶接天 荷花映日 颜色: 碧— 绿 红— 明艳 风光不与四时同 广阔 视觉冲击 思考:题目说诗人送别友人林子方,可古诗只写了景色,为什么? 六月的西湖景色不与四时同 诗人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不同 莲叶一碧万顷,荷花娇艳红润 诗人与林子方的友谊像莲叶长青,像荷花红艳 以情寄景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 六月中 风光 景独异 议论 莲叶 无穷碧 荷花 别样红 写景 赞美西湖 课文主题 本诗为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诗歌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 由衷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 赞美之情。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唐]李 白 拓展发散 关于荷花的诗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 白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李 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南北朝]《西洲曲》 看菜品,猜诗句 [唐] 杜 甫 绝 句 杜甫(712—770) 字子美,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为“李杜”。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 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助读资讯 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lí 鹂 鸣 行 鹭 含 岭 泊 吴 mínɡ hánɡ lù hán lǐnɡ bó wú 绝 唐 甫 jué tánɡ fǔ 字词识记 元元选择了步行( )上学。 . 这行( )垂柳长出了新芽。 多音字———行 行 hánɡ xínɡ 银行 行动 hánɡ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xínɡ 行列 各行各业 行走 行云流水 . 部件归类 识记方法 鸟 口 鹂 鸣 鸣 含 吴 创编字谜 嘴噘得比天高 美丽小鸟开口叫 吴 鹂 鸣 绝 鹂 鸣 行 含 岭 泊 吴 赏白鹭 绝 含 岭 吴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 “山”的竖折要斜;“令”的末点从竖中线上起笔。 lǐnɡ 岭 绝 句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