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 课题: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课标内容 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认识隋唐王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高度,理解外交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唐朝对外交流的基本史实,理解唐朝国力强盛后,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时空观念:通过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3.史料实证:通过阅读相关史料,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了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4.历史解释: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知道遣唐使来华的基本史实。 5.家国情怀:比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矢志不渝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 遣唐使的影响,玄奘西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世界各地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唐人街”,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唐人”和“唐人街”的提法充分体现唐朝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那么,唐朝时期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一起去见证唐朝的开放与交流。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教师讲解: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派到中国的使团称“遣隋使”“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每批都达到百人以上,最多的一批超过500人。 教师提问:日本派遣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概括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回答: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影响: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技术、社会风俗、佛教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遣唐使团中的阿倍仲麻吕是留学生中的杰出人物。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从多方面归纳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回答:日本仿照唐朝的先进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律令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都城平城京的建造仿照长安城。 教师点拨:隋唐时期,为了专门主持接待周边地区各族首领和外国宾客特设鸿胪寺,进行外交事物的往来管理。 探究二:鉴真东渡 教师讲解: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但他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32页内容,说说鉴真东渡的影响。 学生回答: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教师点拨:鉴真在日本10年,极受尊敬和爱戴。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后人所塑的鉴真像,为日本一级国宝。 探究三:与新罗的交往 教师提问:隋唐和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往来频繁。阅读教材33页内容,说说唐朝与新罗交往的情况。 学生回答:1.经济上: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双方陆上和海上贸易往来都非常活跃; 2.政治上: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 3.文化艺术上: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学技术,建筑、艺术、服饰多受唐朝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探究四:玄奘西行 教师提问:唐朝时期有没有汲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事例呢? 学生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