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物质的密度 导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4.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掌握密度的概念,利用密度的公式解答相关问题。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导学过程 一、认识密度 合作探究一:1cm3物体质量的含义 1.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出实验桌上准备好的一组长方体的质量,填入下面表格中。 2.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填入下面表格中。 3.分别计算出1cm3物块的质量,填入下面表格中。 质量/g 体积/cm3 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 铝块1 铝块2 铁块1 铁块2 铜块 木块 各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_____,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 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_____,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_____。 活动一:认真阅读教材第131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_____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与其_____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_____。用字母_____来表示。 3.密度的公式是_____,其中:m表示_____,单位是_____; V表示_____,单位是_____;ρ表示_____,单位是_____。 4.变形后计算质量的公式是_____,计算体积的公式是_____, 5.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换算关系是_____。 活动二:认真阅读教材第131“常见物质的密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物质的密度_____。 2.同种物质在不同物态下,其密度一般_____。 3.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_____,液体的密度次之,气体的密度_____。 4.水的密度是_____,读作_____,表示:_____ _____。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它只与物质的_____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_____。 二、密度的应用 活动三:认真阅读教材第132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时,可以测出物体的_____和_____,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_____去计算物体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种物质了。 2.密度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应用,如农业生产中配制_____,食品工业中鉴别牛奶,制造业中对_____的选择,勘探中估算煤炭、油田的储量等,都需要根据_____进行计算、选择。 我来闯关 1.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一支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对于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4.有一种装氧气的钢瓶,里面装有密度为3kg/m3的氧气,一次气焊用去1/3,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3 kg/m3 B.1kg/m3 C.2kg/m3 D.无法确定 5.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 m3,表示的意义是_____。 6.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 (g/cm3) 1 铝块 54 20 2.7 2 铝块 108 _____ 2.7 3 松木 108 216 _____ 4 松木 10 20 0.5 (1)将上表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 7.一体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