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下图示意陆半球和水半球。据此完成1~3题。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D) A.① B.③ C.④ D.⑦ 2.环绕北极的大洲有(B)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3.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是(D) A.海洋和陆地均衡分布 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陆地和海洋各占一个半球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拔和相对高度是表示高度的两种不同方式。读图,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D) A.1 200米 B.200米 C.1 400米 D.1 000米 5.图中A、C两点所在的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两种地形类型 (B) A.高原、平原 B.山地、丘陵 C.山地、盆地 D.高原、丘陵 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6~7题。 6.图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7.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D)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8.当地时间2024年5月26日,印度尼西亚马拉皮火山喷发。读图,与本次火山喷发直接相关的板块是(D)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9.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下列行为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B) A.投放人工鱼礁 B.大面积填海造陆,修建度假村 C.建设湿地保护区 D.伏季休渔 下图示意一位苏州的中学生记录的自然观察笔记。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学生观察的月份可能是(D)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下列对观察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东北风6级 B.多云转小雨 C.空气质量差 D.处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时段 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C) A.1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C.1月平均气温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 D.南美洲西部的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13.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是(B) A.0 ℃~10 ℃ B.10 ℃~20 ℃ C.20 ℃~30 ℃ D.20 ℃ 14.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15.“下雨了,我送你回家;雨停了,请送我回家”是现在流行的共享雨伞的广告词,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来看,下列地区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 A.中纬度大陆西岸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 D.两极地区 16.读图,试分析伦敦降水特点是(A)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 1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图1为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图2为湿季时猴面包树景观图。读图,完成18~20 题。 图1 图2 18.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主要分布地的气候特征是(D)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9.图2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A)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20.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