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19140

6.1 力及其描述 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1140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及其,描述,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第一节 力及其描述 【学习目标】 1. 了解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3. 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4. 会画力的示意图。 【学习重点】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单位 【学习难点】 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自主学习】 一: 力及相互作用 1.阅读教材完成130页图6-1,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我们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做物体之间的作用。 ① 图中每个现象中,总会涉及几个物体? ② 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③ 哪个物体施了力?哪个物体受了力?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呢? 2. 归纳总结: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 ,用字母 来表示。 力的现象总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 ,一个是 。 发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 接触(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3.阅读教材131页图6-2,同时动动手做一做,体会一下手施力的同时手的感觉,感受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交流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乙物体对甲物体施加的力,说明力的作用是 。力不可能脱离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4.解释现象: ①当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会观察到发生什么现象? ②赛艇为什么前进? ③火箭为什么会升入高空? 二: 力的作用效果 1. 学生回想以前玩过的橡皮泥和弹簧。 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手将弹簧拉长、压缩。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三: 力的描述 1.学生阅读课本132页“力的描述”。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2.【归纳】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即力的 、 、 ,物理学中,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单位: 读图6-8感受力的大小。 4.力的示意图: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箭头表示力的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同一图中,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 5.例题: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前进,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到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中心上; (3)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 【合作探究】 探究:力的描述 1.阅读课本132页“力的描述”。进行交流与讨论。 2.请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方法】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所以我们在探究时,应采用 法。 ①如图甲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程度。 ②如图乙所示,用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力分别拉、压缩同一根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程度。 ③如图丙所示,用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的力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程度。 ④如图丁所示,在教室门上A、B、C三点上分别挂三个吸盘挂钩,并将门关上,请一位同学分别在挂钩上连接一个弹簧,用同样大小的力拉门(弹簧三次拉伸的长度相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并请说出手拉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 3.概括总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 (3)理解力的三要素 ①任何一个力都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因素。 ②力的三要素决定力,当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 。 4.训练题:课本135页作业题4. 【自我评价】 1.某人搬动一石头,在研究石块的受力情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是施力物体 B 人是受力物体 C 人是施力物体,石块是受力物体 D石块是施力物体,人是受力物体 2、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 A 人对船的拉力 B 船桨对水的推力 C 水对浆的推力 D 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3.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