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6536

3.2 地球的公转 课件(24张PPT,2视频)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5次 大小:1198688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2024,人版,地理,学年,2025-2026
    (课件网)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2.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情境体验】 2023年9--1 2月北京天安闭广场升隆国旗时刻表(部分日期) 月份 15日 30日 升旗时间 降旗时间 升旗时间 降旗时间 升旗时间 降旗时间 9月 5:42 18:47 5:55 18:24 6:09 18:00 10月 6:10 17:58 6:24 17:36 6:40 17:15 11月 6:43 17:13 6:59 16:59 7:15 16:50 12月 7:16 16:50 7:28 16:50 7:36 16:58 【情境体验】 你能解释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时间不一样的原因吗? 地球的公转(侧俯视) 地球公转的特征 公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地球公转的特征 公转时,地轴永远指向同一方向 【合作探究一】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被太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地球仪、绳子、激光笔。 实验步骤:在暗室里,参照图,按下列步骤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步骤一:在桌子上将绳子围成一个椭圆形的圆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并把激光笔放在圆圈的中央,模拟太阳。 步骤二:保持地轴指示方向不变,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分别移动到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点时“太阳”在地球仪上的光照范围。(注意调整灯泡的高度,地球仪在甲、丙位位置,晨昏线正好和经线重合) 【合作探究一】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实验结论: 1. 概括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情况。 当地球在甲、丙位置时,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一半;当地球在乙位置时,北极圈内全部被太阳照射;当地球在丁位置时,北极圈内全部不被太阳照射。 2.重新摆放地球仪,使地轴垂直于桌面,重新演示一次,说出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的范围始终是一半。 当地球运动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位置,注意观察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现象1:季节变化 季节 时间 北半球获得热量情况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3、4、5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 ! 相反 最多 最少 比夏季少,比冬季多 比冬季多,比夏季少 季节划分 春分 夏至 秋分 春分 冬至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冬至 太阳直射点运动 随着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往返移动。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的判断(以北半球为例)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直射赤道 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南回归线 春秋分 夏至日 冬至日 东 东 东 北回归线 夏至 6月22日 昼长夜短北极极昼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北极极夜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B C D A 现象2:昼夜长短变化 春分、秋分 夏至日 极昼 冬至日 极夜 挪威北角极昼现状,某日18时至次日6时的太阳高度变化 6.22前后 3.21前后 9.23前后 12.22前后 3.21前后 66.5°N 66.5°S 23.5°N 23.5°S ②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太阳各直射 次;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 每年太阳直射 次; ④北回归线以北,南回 归线以南:_____; ①太阳直射点总在_____ 之间来回移动 南北回归线 一 两 无阳光直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