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9142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说课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2609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教科,PPT,18张,课件,岩石的组成,下册
  • cover
(课件网) 岩石的组成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5 6 7 教学设计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一、教材解读 活动一:观察花岗岩, 发现其组成颗粒有三种。 活动二:通过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观察,知道矿物的基本研究方法。 活动三:通过花岗岩 颗粒与矿物卡对比,知道岩 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活动四:认识更多的矿 物,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岩石 是多种多样的。 研究岩石可以从研 究岩石中的矿物开始。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不知道矿物,学生不能通过观察提出矿物这一概念,更想不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已知: 岩石的观察方法、会描述岩石的颜色、软硬、光滑程度等特征,会光泽的判断方法。 未知: “条痕”、“透明度”两个特征的观察方法。 光泽的特征描述。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进而认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知道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综合分析、推测得出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观念。提升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探究实践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了解矿物的特点,记录矿物的特征。 态度责任 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岩石是多种多样的。 三、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观察矿物的方法,并能用科学的词汇去描述其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建立岩石与矿物之间的联系。树立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这一观念。 重点: 难点: 光泽特征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 实证法 研讨法 教法: 实验法 学法: 自学法 五、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它们是同种岩石吗? 2.主要有几种颜色的颗粒组成? 1.从哪几方面观察?如何观察? 颗粒怎么观察? 思考: 第二环节:聚焦任务,探索问题 五、教学设计 观察工具 敲击岩石,取碎颗粒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提供透明度判断图片,将透明度的判断标准可视化,用图片代替文字,更浅显易懂。 用教师自制的光泽比对卡,降底光泽度的判断难度,以此来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设计 我发现岩石由 种颗粒组成 颗粒 颗粒的特点 颜色 硬度 条痕 透明度 光泽 第一种颗粒 第二种颗粒 第三种颗粒 …… 我还发现 通过对比矿物卡,我发现我们组的第一种颗粒是( ),第二种颗粒是( ),第三种颗粒是( )。 岩石颗粒的观察记录单 学生借助矿物信息卡,比对自己的观察记录,判断颗粒的名称,由此得出岩石由矿物组成的观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聚焦记录,研讨问题 1、呈现小组的观察记录,汇报交流。 五、教学设计 外表颜色 条痕颜色 讨论解释矿物外表颜色与条痕颜色不同时,条痕颜色更稳定。 2、矿物和岩石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再来观察岩石里的颗粒与哪种矿物最接近? 这块岩石由云母、长石和石英三种矿物组成。 3、课件呈现更多矿物组成的岩石 完善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这个科学概念。 第四环节:聚焦应用,拓展问题 五、教学设计 1、总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怎么观察? 3、采集矿物,制作矿物名片。 2、如果要给矿物做一张名片,你觉得还可以写上 哪些特征或信息?如形状、成分、产地等。 再次树立研究岩石可以从 研究矿物开始的观念。 矿物名片 其 他 名 称 透 明 度 光 泽 度 硬 度 制作人 条痕颜色 表面颜色 六、教学板书 3.岩石的组成 颗粒: 颜色 条痕 透明度 光泽 颗粒1 白色 白色 透明 玻璃光泽 颗粒2 黑色 白色 透明 珍珠光泽 颗粒3 肉红色 白色 透明 玻璃光泽 石英 云母 长石 花岗岩 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