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31599

部编版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64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单元
  • cover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六单及 第二学期 教育靜 织编写(人 民教育岀 版社岀版) 第一单元 单元组 织方式 0自然单元 □蛰且单元 课 时 信 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北京的春节》 第1课 2 《腊八粥》 第2课 3 《古诗三首》 第3课 4 《藏戏》 第4课 5 《即兴发言》 口语交际 6 《家乡的风俗》 习作 7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二、单元分析 单 元 分 析 课 标 要 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三学段有明确要求: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 飢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剪捌词 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1青,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 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喉,积累 习作素材。“ “能根据房掾和习作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 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畛的”,精心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 《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 之三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详略得当的描写,感受民风民俗的特点。 “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 需要安排详略。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紧密结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 题,引导学生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要求是“注意抓住重点,写岀 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畛卜,本 单元还编排了与主题相关的“阅读销接”,帮助学生増强对民间习俗、 民间艺术的认识,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积累,提升阅读能力。 学 情 分 析 在六年级下册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1青和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等要素,这些都为本次习 作“注意抓住重点,写岀特点〃莫定了基础。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 分的,学生在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要 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要表达的意思,把主要部分写常田的。为了帮助学 生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扌好本单元人文主题的适切度, 不要拔高要求;要结合学生已有经验,注意适当拓展教学资源;可以适 当拓展与本单元课文主题、题材相同的阅读资源。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 会写36个生字,会写3骸>词语。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内容的详略 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力现,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態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体会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了解诗句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 的传统文化内涵。背诵三首古诗。 4 认识到“即兴发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即兴发言”没有 太多的时间作准备,需要快速组织语言,临场发挥。能根据交际场合和对 象,围纟諜个交际话题快邀且织语言,有条理地发言。 5 能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介绍一种风俗或与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 动的经历,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与写同类内容的同学进行 交流、互评。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根据“落实育人目标、夯实语文基础、促进融会贯通、发展创新思維”的作业 宗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作业层次。主要分为“基础性作业” “提升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三个板 块。基于单元一体化的视角,各板块的作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联系,梯度推 进,形成完齢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