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第一框: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目:思维的含义 第二目:思维的特征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的思维观念 PART:01 思维的含义 一、思维的含义 论力气,人比不上野牛和大象;论奔跑,人比不上羚羊和斑马;论攀爬,人比不上猿猴和壁虎,那么为什么人可以成为万物之灵呢? 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 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地体会到我们在思维。 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 ①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 因为人有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有思维的参与。没有社会实践,思维就难以成长和发展。 ②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 思维作为人的特有属性,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只要人在“想”,在“思考”,思维就在运行中。 注意: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社会实践,动物没有思维。 一、思维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思维呢? 一、思维的含义 ⑴感性认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认识的初级阶段。 ⑵理性认识: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认识的高级阶段。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①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既包括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 ②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 1.思维的含义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狭义的思维) 意识 (广义的思维) (1)当我们接触到火苗,第一反应是烫。这就是感性认识。 (2)当我们冷静下来就会想,不能碰火,碰火会烫伤自己,我们要合理利用火,辩证的看待火,这时就上升到理性认识。 (1)当苹果砸中我们,首先会感觉到疼,这就是感性认识。 (2)当我们冷静下来,会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经过探究会发现,苹果会落地时因为万有引力,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 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 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 (1)A、B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是红色的,如果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戴的是红帽子,则另一人就可以很快说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 题中说“过了一会”,说明双方都看到对方所戴的帽子不是红色的。 A的推论是如果我头上戴的是红帽子,那么B能立即说出他自己帽子的颜色,而B没有立即说出来。所以,我头上戴的肯定不是红帽子。由此,A能够准确说出自已头上帽子的颜色。 (2)由于只有两顶红帽子,而 A、B双方不仅能看到商人也能看到对方所戴的帽子,两人面对的条件完全相同,这时谁能更快地说出正确答案,谁表现得就更好。 感性认识 含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认识的低级阶段-感觉 局限性:不能知道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 理性认识 含义: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认识的高级阶段。 A、B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是红色的 双方都能看到对方戴的帽子颜色 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 广义思维 抽象思维--狭义思维 全面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内容 形式 阶段 特点 联系 是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