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34783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2284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夏日绝句 1.认识本课“杰、亦”等四个生字并会写,结合生活,理解“人杰”、“鬼雄”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诗的方法读懂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关注诗人李清照及其描写的项羽不肯过江东事件,学习把握古诗主要内容,并感悟李清照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责任感。 学习目标 李清照(1084—1155)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等。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朗读古诗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 雄 亦 杰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朗读古诗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再读古诗,注意诗句间的停顿。 / / / · · 自由朗读古诗,根据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同桌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理解诗意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 · 人中的豪杰 鬼中的英雄 · 怀念 · · 在作者眼里活着时候做怎样的人,死了以后又该做怎样的人? 品读古诗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考:作者思念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借助文中注释和文字资料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资料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借助文中注释和文字资料 小组讨论: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资料 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俘虏皇帝、朝臣三千多人,北宋走向灭亡,宋朝皇族和大臣们不敢抵抗,慌忙向南方逃跑,在杭州重建都城,史称“南宋”。南宋统治者赵构不思收复失地,不顾百姓死活,而是在新建的都城寻欢作乐。 资料 宋高宗赵构 的逃跑记录 1127年6月,逃离应天; 1129年3月,逃离镇江; 1129年4月,逃离临安; 1129年10月,逃到绍兴; 1129年11月,逃到定海; 1130年2月,逃到温州; 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 地呼喊———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思考:学了这首诗,你应当做怎样的人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背诵《古诗三首》,再次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2.搜集其他爱国诗篇,与同学交流分享。 布置作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