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你知道中国航海日与明朝哪位航海家有关吗? ◎课标: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海洋那些事儿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葡萄牙人攫(jué)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等史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明朝在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在积极反抗外来侵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学习戚继光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 海上交友 —郑和下西洋 姓名:郑和(原名马和,朱棣赐姓) 民族:回族 世称:马三保(宝)、三保(宝)太监 海上交友———郑和下西洋 西洋 西洋,明初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阅读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①提高明朝在国际上地位和威望(宣扬国威) 材料二 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郑和每到一国,就给其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的商民和平交易。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231页 ②推动中外贸易发展(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海上交友———郑和下西洋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qú)者。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说郑和船队“涉彼狂澜,若履通衢”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 ※阅读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海上交友———郑和下西洋 巨大的风浪 恶劣的海上天气 物质匮乏 敌对势力的攻击 方向辨别困难 当时全国各地仓储相当充裕,(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甚丰。” ———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明史 兵志》 宝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舟行。 ———《西洋番国志》 和公勤明敏,谦恭谨密。 ———《故马公墓志铭》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郑和出众的个人能力。 明成祖大力支持。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阅读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技术 经济 政治 个人 海上交友———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出发地 到达地区 最远到达 主要活动 1405—1433年 7次 刘家港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访问赠送礼品,商品交易 ※读图识途,根据地图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过程。 海上交友———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出发 到达地区 最远到达 主要活动 1405—1433年 7次 刘家港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访问赠送礼品,商品交易 ※结合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及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海上交友———郑和下西洋 ①时间长 ②次数多 ③规模大 ④范围广 ⑤和平友好 ◎郑和与同时期西方航海家的对比 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厚往薄来、开支浩繁、库藏为虚。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明史·郑和传》 ※评价郑和下西洋 朝贡贸易 海上交友———郑和下西洋 消极:消耗国力,给明朝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地位: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 ◎增进与亚非的了解与友好往来;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积极影响:( 对明朝;对中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