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游山西村 陆游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01 理解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赏析诗中写景、蕴含哲理的名句。(重) 02 感受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难) 03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忠君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于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作品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故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没有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朗读诗歌,读准节奏 分析诗意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冬天酿的酒 小猪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 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足够,丰盛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诗歌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写出了农家人热情、淳朴、好客的特点 。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既写了农家的丰年景象又表达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诗歌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引用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诗歌赏析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诗歌赏析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尾联: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