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44876

2024-2025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45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4-2025,游山西村,PPT,16张,课件,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爱国诗人、词人,有“小李白”之称。他的诗多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现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押:un、en 韵脚 2、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整体感知 (“浑”指酒水混浊,指酒的质量不好)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足 小猪,这里指猪肉 腊月所酿的酒 不要 山峦重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绿柳繁茂荫浓 水道迂回曲折 花色鲜艳明丽 怀疑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山峦重重叠叠,水道迂回曲折,正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绿柳繁茂荫浓,花色鲜艳明丽处,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2、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整体感知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吹箫打鼓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祈求丰收。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趁着月明来闲游 随时 敲 译文: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 解题:什么人?在哪里?做什么? 陆游 在山西村 游玩 知识运用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细读感悟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的出游、写景、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家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细读感悟 哲理:只要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畏惧、不退缩,那么逆境中就会蕴含着无限希望。 “重”“复”二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写出山环水绕,花团锦簇的美景。 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绝处逢生) 细读感悟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热闹的春社活动。 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风土人情的赞美,对乡民的喜爱之情。 细读感悟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出了诗人希望能随时拜访农家的愿望。 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诗人以“游”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赞扬了乡民的淳朴与好客,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七言律诗 (体裁),全诗紧扣一个“ 游 ”字,按 时间 的推移和 地点 的转换来叙述。 2.默读,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①村民的热情好客 ②优美的景色; 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3.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淳朴 的民风 ,流露出诗人 热爱田园生活 的情感。 课堂练习 中考链接 1.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肉和鱼肉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