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寻根之旅》教学设计(第1课第1课时) 课题 寻根之旅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观察革命遗址建筑(如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的造型、色彩与结构,感知红色建筑的历史韵味与艺术价值。艺术表现:能从构图、色彩、主题等角度分析革命主题美术作品(如《南湖》《启航》),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对作品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创意实践:通过小组讨论与作品解读,尝试用美术语言分析历史场景,提升图像识读能力。文化理解:理解革命遗址作为红色文化载体的意义,增强对革命历史的认同感与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内容分析 核心内容:认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等革命遗址的建筑特点与历史意义,赏析相关美术作品,理解革命遗址保护的重要性。美术要素:建筑中的石库门风格、色彩运用(清水砖墙、青红瓦);绘画中的构图(如《启航》的明暗对比)、色彩象征(如红色曙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但对革命历史的认知较浅,需通过直观的视觉素材(图片、视频)和实践活动(实地寻访、创作体验)激发兴趣。同时,学生对跨学科融合(历史 + 美术)的学习方式接受度较高,可借助小组合作提升参与感。 教学重点 1.分析革命遗址的建筑艺术特征(如中共一大会址的石库门风格)。2.从主题、构图、色彩角度赏析革命主题美术作品。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教学难点 将革命历史意义与美术语言(如象征手法)结合,深入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革命遗址的历史背景和美术作品的创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交流观点,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法:布置寻访革命遗址的策划方案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意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景导入 播放短视频:《筑梦路上》。提问引导:视频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哪两个地点? 3.展示图片:井冈山革命遗址和武汉革命博物馆,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革命遗址,引入课题“寻根之旅”并板书课题《寻根之旅》,点明 “寻革命之根,传精神之火” 的主题。 观看视频,思考视频讲述的内容和发生的地点。分享自己所知道的革命遗址。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革命遗址,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环节二:讲授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这些地方如今已成为重要的革命遗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寻根之旅”,去探寻这些革命遗址背后的故事,感受革命精神。布置任务一:寻访所在地区的革命遗址,感受革命精神。1.介绍革命遗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展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图片。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坐落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该建筑建于1920年,是典型的石库门样式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②强调其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革命遗址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这些遗址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③播放视频并提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建筑外观有什么特点?介绍石库门风格、清水砖墙、青红色砖瓦等建筑外观特点。过渡语: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会址的建筑特点不仅体现了上海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还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嘉兴南湖红船。2.嘉兴南湖红船①讲述中共一大会议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经过。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强调 “红船” 作为 “精神象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