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77976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述评暨复习备考启示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6次 大小:51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述评,复习
  • cover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述评暨复习备考启示 高考落幕,三夏复始。 2025年高考语文命题,基于三个大的背景: 一是“三个首考”属性:是全国教育大会之后的首次高考,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首次高考,是新课标在全国高考中全面落地的首次高考。“2025年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首考落地,实行新高考的省份达到29个,参加新高考的考生比例占全国的98%,新高考成为全国高考的主体。” 二是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命题的主旋律。 三是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精神,服务双休双减,引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2025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一卷、全国二卷两套高考语文试卷,前者供湖南、浙江、山东、江苏、河北、福建、湖北、广东、安徽、江西、河南等省份使用,后者供海南、辽宁、重庆、吉林、黑龙江、甘肃、贵州、广西、云南、山西、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使用。 考试结束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官方媒体《中国考试》微信公众号组织了专家学者和一线名师,全方位对语文试题进行了评析。“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注重基础考查,着力思维赋能,彰显学科优势,促进学生成长,充分发挥高考的正向引导作用。”(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本文以“专”“转”“传”(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为关键词,从传承育人价值、专注依纲据本、转型课堂教学等角度,作如下分析。 一、传承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 十年来,“高考语文牢记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根本任务”,在考试内容方面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2025年高考语文命题进一步传承育人价值,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追求真善美,聚焦时代主题,突出价值引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首先体现在聚焦时代主题。如全国一卷阅读Ⅱ选取两个文本(老舍长篇小说《鼓书艺人》开头部分和老舍自述《我为什么离开武汉》),抗战中流亡播迁的遭际,指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主题,又如,全国一卷的作文试题的三则材料,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奔走呐喊、救亡图存,再到振兴中华、民族自强的叙事背景,仍然指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主题。 其次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精心取材。如全国一卷阅读Ⅳ选取北宋王安石的七律《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咏物抒怀之作,通过绿石砚这一赠礼,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高洁的品格。全国二卷阅读Ⅲ的两则材料涉及对古人“孝道”的思考和理解,以此引导考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恪守正道”。 再次是在提升审美素养上下功夫。如两套试卷的为图画配古诗文的名篇名句默写题,“既增强了趣味性,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考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总之,“试题从考试工具转化为在文化传承、阅读、思考、回答问题过程中立德树人的载体”(申继亮) 二、专注依纲据本,凸显学科特色 从表中可以看出,2025年全国一卷和2025年适应性测试卷的试卷结构一致,只是个别考察点分值略有调整。 近几年,高考命题注重依纲据本,对纲对标对本。这里的“纲”,指的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标”指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标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严格依标命题,既是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而“本”,既指课本,也指以考生为本,还可以是为高考命题张本、作铺垫。 (一)微调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