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画笔下的山河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运用观察、欣赏等方法,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认识常见的山水画元素,如山水、树木、云雾等,提升图像识读和审美感知素养,感受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2. 通过实践操作,尝试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技法,表现画笔下的山河景色,学习构图和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增强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培养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3. 体会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文化理解和审美情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 1. 重点: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常见元素。 尝试运用简单技法表现画笔下的山河景色。 2. 难点: 体会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 在绘画中运用构图和色彩,表现出山河的美感和气势。 【自学导思】 文体知识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美术领域的知识,属于艺术鉴赏与创作范畴。美术是一种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绘画是美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山水画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独特门类,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注重意境的营造和笔墨的运用。 作者简介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有众多杰出的画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会欣赏到不同时期画家的作品。例如,范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溪山行旅图》气势磅礴,体现了北方山水的雄浑壮阔;黄公望是元代画家,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以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秀丽风光,展现了江南山水的婉约之美。 背景知识 中国山水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中国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密切相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在山水画中体现为画家通过笔墨描绘自然山水,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水的崇尚也影响了山水画的发展,人们认为山水具有灵性和美感,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山水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预习检测】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山峦(shān luán) 云雾(yún wù) 溪流(xī liú) 瀑布(pù bù) 2. 解释词语 层峦叠嶂: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云雾缭绕:指云和雾缭绕在山峰或物体周围,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 飞流直下:形容瀑布从高处急速流下的壮观景象。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启一场奇妙的旅行。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山峰,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潺潺流淌;还有缭绕的云雾,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播放一段中国山河风光的视频)大家睁开眼睛,说说看,刚才我们仿佛置身于怎样的美景之中?对,这就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古往今来,有许多画家拿起画笔,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描绘出了这些美丽的山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笔下的山河,去感受中国山水画的魅力。 【共学激思】 环节一:初赏画作,整体感知 1. 教师展示几幅不同风格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让学生自由欣赏,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画作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请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预设答案: 学生 1:在《溪山行旅图》中,我看到了高大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和行走的旅人,山峰非常雄伟壮观。 学生 2:《富春山居图》里有连绵的山峦、弯曲的河流和错落的村庄,景色很秀丽,感觉很宁静。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山水画的常见元素。 提问:通过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