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岭南版《鸟鸣枝头》教学设计(第14课) 课题 鸟鸣枝头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赏析古今画家笔下的鸟类作品,感受中国画对自然生命的艺术提炼,提升对笔墨韵味的审美能力。 艺术表现:掌握写意画中鸟类的基本造型技法,能用笔墨表现鸟的动态与神韵,体会中锋、侧锋等笔法的艺术效果。 创意实践:在观察与临摹的基础上,尝试创作 “鸟鸣枝头” 主题作品,培养传统笔墨的创新运用能力。 文化理解:了解中国画 “形神兼备” 的艺术追求,体会文人借鸟抒怀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书画的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笔墨丹青寄我心”,第 14 课,以 “鸟类的写意画法” 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鸟类的形态特征,对比画家笔下的艺术处理,学习写意画的笔墨技巧。教学内容涵盖鸟类结构分析、画家作品赏析、写意技法示范与实践,强调从自然形态到艺术表现的转化,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实践与理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的鸟类充满兴趣,但对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较为陌生。他们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但在笔墨控制(如浓淡、干湿)和神韵表达上存在困难。通过直观的作品对比与分步技法示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理解 “写意” 而非 “写实” 的艺术理念。 教学重点 鸟类的结构特征分析、写意画的笔墨技法(侧锋画躯干、中锋勾喙眼)。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笔墨的简练概括表现鸟的动态与神韵,避免机械描摹。 教学工具 1.多媒体设备(播放鸟类视频、画家作品)。 2.写意画工具:毛笔(白云笔、勾线笔)、生宣纸、墨汁、国画颜料(曙红等)、调色盘、笔洗。 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3.教师示范作品、学生练习用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景导入 播放清晨鸟鸣音频,展示自然界鸟类动态视频,提问:“鸟儿的哪些姿态最吸引你?画家如何用笔墨表现这些灵动瞬间?” 感知鸟之美: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精美的鸟类照片,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照片中的鸟儿美在哪里?过渡语:是呀,鸟儿们有的色彩鲜艳,有的身姿曼妙,各有各的魅力。再看看画家笔下的鸟儿,与这些真实的鸟类照片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欣赏几幅中国古代著名画家创作的花鸟画作品。(依次展示课件中的《春燕飞》《杏花燕子》《五色鹦鹉图》等经典画作)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聆听音频,观看视频,分享对鸟类动态的感受,观察并回答画作与照片的差异(如形态简化、动态夸张)。 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说鸟儿的羽毛色彩绚丽,像五彩锦缎;有的说鸟儿身姿优雅,动作敏捷;还有的说鸟儿眼睛灵动有神,仿佛透着灵动的智慧光芒。 通过视听结合激发兴趣,建立自然观察与艺术表现的关联,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知探究:赏析与技法解析 任务一:画家笔下的鸟之美 依次展示课件中的《春燕飞》《杏花燕子》《五色鹦鹉图》等经典画作品,鸟与照片的鸟有什么不同?画家是如何表现小鸟的?总结:①形态的提炼,经过艺术家的提炼和概况,舍弃不必要的细节,突出小鸟的主要特征(如眼神、姿态),形态更加简洁。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②神韵的强化,通过笔墨技法(如点睛、勾线),强化小鸟的神韵,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情感表达。③动态的夸张,通过艺术化的夸张处理,动态更加生动有力,比如倒立,展翅的幅度更大,姿态更具戏剧性。④画家画的小鸟是对现实中小鸟的提炼和升华,通过简化形态,夸张形态、强化神韵创造出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形象。任务二:鸟的结构与动态分析 要画好鸟儿,咱们得先了解它的身体结构呀。鸟儿的身体都有哪些部位组成呢?大家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生物知识,再观察屏幕上这幅鸟类结构示意图来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