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又称为《诗》或《诗三百》,后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诗经“六义”: 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形式特点: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篇章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摹貌。 作品简介 风,又称“国风” 各地方的民风民谣 雅,正统的宫廷乐歌 “颂”,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于补助仪文的不足。乐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 ———《经典常谈》 按内容 (十五国风) (分为大雅、小雅) (周颂、鲁颂、商颂) “赋者,直陈其事以言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记叙) 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比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事。托物起兴。(起兴) 兴 《诗经》三大表现手法 按手法 《关雎》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 《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诗。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在孔子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嘤嘤成韵·吟诵《关雎》 关雎 《国风·周南》 朗读《关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嘤嘤成韵·吟诵《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ū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 xìnɡ wù mèi zhǎn zhuǎn sè mào lè cēn cī 读出节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重章叠句 上下句或者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改动几个字,回环往复。从而增强节奏感和音乐感,强化诗歌感情,给人以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嘤嘤成韵·吟诵《关雎》 思考诗歌在音韵上有什么特点? 思考诗歌在音韵上有什么特点? 音调和谐。(语音语调:参差、窈窕、辗转) 朗朗上口。(节奏表现:二二拍、词句重复———悠哉悠哉、窈窕淑女、参差荇菜) “窈窕” “参差”“辗转” 双声词: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叠韵词:两个字的韵母相同。 运用双声叠韵词,可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音韵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关关,拟声词。雎鸠,一种水鸟。朱熹说它“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它真挚而庄重有度,是爱情专一的象征。 水中的陆地。 文静美好的样子。 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善良美好的女子。 好配偶。逑,配偶。 【译文】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停在那河中小岛上。文静美好的姑娘,是男子的好配偶。 和鸣起兴·诗意《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