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88954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同步学案(含答案) 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11-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9次 大小:158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政治,高二
  • cover
课题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目标 1. 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 2. 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 活动方案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的战略指引,有利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探究: 1. 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有哪些基本条件? 2. 从思维的角度,谈谈你对新发展理念科学性的理解。 某地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针对本地土地资源状况,提出了“一产壮链、二产补链、三产延链”发展思路,旨在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该地根据地形、土壤、水源等基础条件,合理规划布局,发展不同种植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乡村,做好土豆、花生等传统农作物提质增收文章。而在其他村,因地制宜发展山楂、苹果、蟠桃等特色林果产业。目前,该地已发展土豆种植面积10 000余亩,特色林果种植面积7 000余亩,发展了集体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探究: 1. 科学思维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这些特征? 2.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就是科学思维。 2. 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3. 所有思维都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4.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就是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5.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意味着科学思维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 6. 科学思维的特征就是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课题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①科学思维的含义: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②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 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是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治本之策,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发展理念属于科学思维。 活动二 1.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2.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该地从实际出发,根据土地资源情况的不同,发展不同的种植业,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该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一产壮链、二产补链、三产延链”发展思路,旨在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该地因地制宜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了集体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释疑解惑: 1. 错误。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遵循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