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9594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课件(28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2529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28张,课件,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版,17课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 梁山街道一中 丛树华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三宝庙”等历史遗迹。 教师:你知道这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的“三宝庙”是用来纪念谁的吗? 他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去过哪里?他为什么会得到亚非人民的敬仰?到了明代中后期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展示课题) 【展示目标】 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看本课的学习目标,我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由一位同学读出) 教师:我们分三个板块来了解本课的内容。 【导学新课】 (展示板块标题,学生齐读) 七下西洋促交往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教师:先看第一个板块:“七下西洋促交往”(展示板块名称)。 郑和为什么能够担当率领船队出行的重任呢?。(展示郑和画像和简介)大家从郑和的生平简介中把他拥有的优秀素质找出来。 你知道是明朝的哪位统治者支持郑和下西洋的吗?(明成祖)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明成祖时社会安定,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有能力支付郑和下西洋的庞大开支。明成祖为什么要支持郑和下西洋呢?(提示学生在教材上划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教师: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掠夺,他主要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加强与海外联系。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教师:你知道西洋是指哪里吗?(展示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西洋的地理位置) 展示:(动态展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落线) 教师:这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路线,大家注意观察,看郑和下西洋是从哪里出发?他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哪一地区?看完后我要找一位同学说出来。 学生:(说出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合作探究一: 教师:这里有一则材料,描述了船队远航的情景,大家小声读一读,看材料是什么意思? (展示材料) 问题:1.郑和在材料中提到了远洋航行中的什么危险?除此之外,在航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危险? 2.航程如此艰辛,郑和为什么能成功远航?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展示答案要点) 3.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教师: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的航海事业发展达到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我们通过这个表格共同看看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大家在教材第一目把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和到达范围找出来。(展示表格) 学生:(学生回答,展示答案) 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教师:郑和率领船队都到达过哪些地方呢?大家看黑板。 (展示图片: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邮票) 这是1985年,我国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 周年而发行的邮票,你能不能结合邮票中的场景从中看出郑和所到达的地方?(印度、阿拉伯地区、非洲) 郑和的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与当地人民进行贸易,你认为中国的什么货物最受外国居民的欢迎?对,丝绸和瓷器。这幅图就描绘了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交换产品。 问:现在大家能不能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或作用?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问题,展示答案) 教师: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教师:同一时期,欧洲的航海家也进行了远洋航行,我们共同来看一下。 (展示“郑和下西洋和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比较表”)。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和范围广,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教师:对于郑和下西洋你都知道了哪些内容呢?大家看黑板,结合这个表格,把郑和下西洋的概况说一说,看谁能准确、快速的把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