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98163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49400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繁荣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掌握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南方 唐 安史之乱 西晋 八王之乱 北宋 靖康之耻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 带去中原的生产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一、农业的发展 1.背景 北民进一步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南方农业发展加快。 一、农业的发展 2.表现 ①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P64-65,归纳农业发展的表现。 ②从越南引进高产作物占城稻; 占城稻,因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得名。亦称“早占”、“早米” 。北宋时引进,真宗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占城稻早熟、耐旱、粒细,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且生产周期较短,这对于防止东南各地的旱害有较大帮助。南宋时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尤为盛行。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一、农业的发展 2.表现 ①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P64-65,归纳农业发展的表现。 ②从越南引进高产作物占城稻; 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耕种技术提高--复种技术; (相关史事) ▲宋代《耕获图》 耕田 灌溉 插秧 收获 舂米 收割 一、农业的发展 2.表现 ①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P64-65,归纳农业发展的表现。 ②从越南引进高产作物占城稻; 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耕种技术提高--复种技术; ⑤出现了新的工具--秧马; 插秧,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 拔秧,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 作用:减轻弯腰曲背之苦, 提高劳动效率。 一、农业的发展 2.表现 ①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P64-65,归纳农业发展的表现。 ②从越南引进高产作物占城稻; 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耕种技术提高--复种技术; ⑤出现了新的工具--秧马; ⑥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茶树 棉花 北宋:广东、福建和海南一带 南宋:江淮、川蜀一带 元朝:南方植棉普遍 一、农业的发展 3.水利交通--开通运河 统治者 影 响 目 的 举 措 忽必烈 便利南粮北运 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 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 相比于隋朝运河,航程缩短了900多公里。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 会通河 通惠河 ◎宋代经济分布图 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最为发达 棉纺 织业 丝织业 毛纺 织业 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毡毯 毡靴 毡帽 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种类较多 黄道婆推广海南棉纺织技术到松江 元朝时棉布逐渐成为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松江 二、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 ◎宋代经济分布图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辽金的制瓷技术也相当进步 定窑 汝窑 哥窑 官窑 钧窑 元朝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金的耀州瓷 辽的瓷器 鸡冠壶 定窑 官窑 哥窑 汝窑 钧窑 官窑 元青花 二、手工业的发展 2.制瓷业 “南海一号” 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市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